[发明专利]C-3,11,12,20-四取代C-21甾体类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在医药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19579.6 申请日: 2012-10-29
公开(公告)号: CN102924554A 公开(公告)日: 2013-02-13
发明(设计)人: 张颖君;许敏;王东;朱宏涛;杨崇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J7/00 分类号: C07J7/00;C07J17/00;A61K31/57;A61K31/704;A61P25/08
代理公司: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代理人: 马晓青
地址: 650204 ***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11 12 20 取代 21 甾体类 衍生物 及其 药物 组合 医药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的抗癫痫药物,更具体地,涉及天然生理活性物质C-3,11,12,17-四取代C-21甾体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在制备治疗癫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癫痫(epilepsy)俗称“羊癫疯、羊角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疾病由于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症状。这些症状包括相对常见的、显著的运动症状和在强直陈挛性发作中可见的意识丧失,还有在多种运动功能中观察到的陈发改变,例如感觉、嗅觉、视觉的改变以及更高功能,例如情绪、记忆、语言和洞察力的改变。其中,痉挛是典型的癫痫症状之一,常伴随僵直性、间接性的不随意运动,也有不伴随痉挛的发作类型。另外、可能出现突然丧失意识、记忆,突然昏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大声喊叫等症状,癫痫发作大多数属于暂时性,一般数分至数十分钟即恢复如常人。但是癫痫具有病历长,反复发作的特点,由此引发的后遗症甚至能造成智能障碍。一旦患上癫痫,就很难根治。较轻微的能用药物控制发作,抗惊痫药物治疗将是终身的。当药物不能控制癫痫发作时,必须作手术治疗,但费用、风险极高,而且仍需终身服药。

据WHO统计,目前全球癫痫患者5000万人,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新增200万癫痫患者。我国癫痫疾病的发病率约为7‰,其中40%未曾接受过任何治疗,40%的患者接受的是非正规治疗,且每年新增患者将近40万人。

1980年WHO推荐的抗癫痫药物主要有: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苯妥英钠(Dilantin,Phenytoin,癫能停)、丙戊酸钠(Depakene)、乙琥胺(Ethosuximide,Zarontin)、去氧苯妥英钠(Primidonum,Mysoline,Hexamidinu,扑痫酮)。目前,在国内市场,传统的老品种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仍然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此外,亦有一些抗癫痫的中成药产品,例如青阳参片、癫痫清片、痫宁片、愈痫灵在国内市场销售。但是,这些传统西药副作用大,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较大的影响。例如,治疗癫痫的第一线用药卡马西平,该药会产生严重过敏副作用-史帝芬强生综合症(Steven-Johnson syndrome),死亡率达1至4成。而中成药产品存在疗效不显著、靶点不清楚等特点,没有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国际市场中,已出现多个新型抗癫痫药物,例如:奥卡西平(Trileptal)、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托吡酯(Topiramate)、拉莫三嗪(Lamotrigine)等。其中,左乙拉西坦在2008年,销售额就超过18.64亿美元,成为抗癫痫药物中的重磅炸弹。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为与突触前神经末梢内突触小泡蛋白SV2A结合,抑制癫痫环路中的异常放电,从而阻断癫痫发作。具有抗发作谱广、疗效好、治疗指数增加、可与其他AEDs合用等特点。在中国上市后,于2009年已占据中国抗癫痫药物10.65%的市场份额。

因此,与国外抗癫痫药物研究发活跃,市场增长迅猛相比,国内没有创新性的癫痫药物投产上市。目前国内的癫痫药物市场被进口药物所占据,价格偏高,一般病人难以承受,长期服用带来的经济问题,也难以解决我国癫痫病就医率低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药物副作用都较大,长期服用造成较大影响。

迄今为止,现有技术中未见有C-3,11,12,20-四取代C-21甾体类衍生物及其药理活性的报道,也未见其具有抗癫痫活性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C-3,11,12,20-四取代C-21甾体衍生物,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它们在制备治疗癫痫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通式(I)所示的C-3,11,12,20-四取代C-21甾体类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配糖体,

其中,R1、R2、R3各自独立的为酮基、羟基及取代酰酯基、氨基及取代酰氨基;R4为酮基、羟基及取代酰酯基、氨基及取代酰氨、糖基;R5、R6、R7各自独立的为氢、羟基及其取代酰酯基、氨基及取代酰氨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95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