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编码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9202.0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1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何钢;王继红;赵博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26 | 分类号: | G01D5/26;G01D1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刘崇义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光电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编码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编码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劳动成本越来越高,生产技术越来越趋向智能化发转,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是自动控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件,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可是目前的光电编码器在使用中,大都是将编码器的轴通过连接器和需要被测量的电机等进行连接,采用这种方式连接需要设备内部有更大的空间来将编码器和连接器进行安装,如能直接将编码器和电机等需要进行测量的设施直接进行连接,则可以节省空间,使得设备设施体积能够小型化、微型化、智能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编码器。该光电编码器能够直接将编码器与电机等设备设施直接连接起来,而不需要通过连接器的转接,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安装在外壳内的基座,所述外壳内壁和基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基座上转动连接有盲孔轴,所述盲孔轴上设置有供电机伸出轴伸入的盲孔,所述盲孔轴上开设有供盲孔轴与电机连接的螺纹孔,所述盲孔轴沿外壳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盲孔轴的右端穿过基座且伸入外壳内部,所述盲孔轴的右端设置有码盘座,所述码盘座上安装有带有等间距窗口的码盘,所述外壳内部且位于码盘座下方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上开设有供码盘通过的竖直凹槽,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发射端设置在竖直凹槽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接收端设置在竖直凹槽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与基座相连接的印制电路板,所述印制电路板与光电转换模块的接收端相接,所述印制电路板接有伸出外壳的电缆,所述基座的左侧设置有用于与电机连接的弹簧片。
上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护线圈,所述电缆从护线圈穿出。
上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套在盲孔轴上的轴承。
上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和基座通过沉头螺钉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发明通过将电机伸出轴装配于盲孔轴的盲孔中,实现了编码器与电机等设备设施的直接连接,从而减少了因安装编码器而需要电机等设备设施内部具有的大空间。
3、本发明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够直接将编码器与电机等设备设施直接连接起来,而不需要通过连接器的转接,其使用方便、体积小,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盲孔轴;1-1—盲孔;1-2—螺纹孔;
2—轴承; 3—基座; 4—密封圈;
5—码盘; 6—码盘座; 7—电缆;
8—护线圈; 9—外壳; 10—印制电路板;
11—光电转换模块;11-1—竖直凹槽;12—沉头螺钉;
13—弹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编码器,包括外壳9和安装在外壳9内的基座3,所述外壳9内壁和基座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基座3上转动连接有盲孔轴1,所述盲孔轴1上设置有供电机伸出轴伸入的盲孔1-1,所述盲孔轴1上开设有供盲孔轴1与电机连接的螺纹孔1-2,所述盲孔轴1沿外壳9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盲孔轴1的右端穿过基座3且伸入外壳9内部,所述盲孔轴1的右端设置有码盘座6,所述码盘座6上安装有带有等间距窗口的码盘5,所述外壳9内部且位于码盘座6下方设置有光电转换模块11,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1上开设有供码盘5通过的竖直凹槽11-1,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1的发射端设置在竖直凹槽11-1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1的接收端设置在竖直凹槽11-1的右侧内壁上,所述外壳9内设置有与基座3相连接的印制电路板10,所述印制电路板10与光电转换模块11的接收端相接,所述印制电路板10接有伸出外壳9的电缆7,所述基座3的左侧设置有用于与电机连接的弹簧片13。所述外壳9上设置有护线圈8,所述电缆7从护线圈8穿出。所述基座3上设置有套在盲孔轴1上的轴承2。所述外壳9和基座3通过沉头螺钉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宏星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9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