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的室温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9083.9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邓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硕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管制 供热 系统 室温 调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的室温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住宅室内采暖系统设计基本上都采用单管垂直系统的方案进行设计(如图1),传统的单管制系统是将热水先供到住宅楼的顶层,然后依次向下分至各用户。这种设计方案有许多优点,例如系统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等,但是这种传统的单管制系统也存在一定缺陷:
1、系统不具有个体调节能力
单管垂直采暖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各个用户无法进行自主调节,在出现顶层过热、底层过冷的冷热不均现象时无法消除,因此不能改善和满足热用户的热舒适性要求。
2、不利于供热部门的管理
对于拖欠热费的用户处理困难,如果要停止个别用户的供热或供冷,可能影响到整个住宅楼停供。常此下去,致使供热企业入不敷出,连年亏损。
3、闲置住宅的能源浪费
由于室内采暖系统是单管串联式,所以每层、每户住宅必须用热,否则该系统就无法正常运行。如出现有些用户不想用热或者有些住宅长期闲置,这就必然导致能源的浪费。
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及节能和物业管理的要求,上述缺陷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单管制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新要求。而现有的应对方式是放弃多用户之间的单管制,对现存的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进行改造,例如从单管制变为双管制,或者在每个暖气片增加联接进出口的旁通管,并在每户或每个暖气片加装控制装置,这需要对用户的管线进行大的改动,施工不方便、花费多。
发明内容
为了在不对每个用户端进行改造的情况下,使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的具有一定的个体调节能力,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的室温调节方法,所述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包括串联连接的N个换热单元、安装在供水总管上的水温调节装置和供水容积控制装置,所述水温调节装置能够提供一定温度范围的水温调节装置出口水温,所述供水容积控制装置能够将给定体积的水顺次供送给所述N个换热单元,每个换热单元的水容积V1至VN经事先估算或测量,所述方法在进行室温控制的一个周期内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测量N个换热单元所在房间的室温T1至TN,根据测得的室温T1至TN和房间的对应设定室温Ts1至TsN来确定每个房间中的换热单元所需的水温调节装置出口水温Tw1至TwN;
步骤S2:令n=1;
步骤S3:控制所述供水容积控制装置和水温调节装置,对应于第n个房间,供送体积为Vn、水温调节装置出口水温为Twn的供水;
步骤S4:n=n+1;如果n<N+1,则返回步骤S3;
步骤S5:水温调节装置和供水容积控制装置停止运行,使换热单元中的水停滞在房间中与房间继续进行换热,直到控制周期结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的室温调节方法,所述单管制供热或供冷系统包括并联连接的多条支路,每条支路包括串联连接的N个换热单元和位于该支路的回水管上的电控阀门,所述电控阀门选择性开关,以便在一个时刻所述多条支路中的仅一条支路处于通路状态,在所述多条支路的供水总管上安装有所述多条支路共用的水温调节装置和供水容积控制装置,所述水温调节装置能够提供一定温度范围的水温调节装置出口水温,所述供水容积控制装置能够将给定体积的水顺次供送给处于通路状态的其中一条支路上的N个换热单元,所述水温调节装置和供水容积控制装置给处于通路状态的其中一条支路进行室温周期控制,其中每条支路上的每个换热单元的水容积V1至VN经事先估算或测量,上述针对其中一条支路的所述室温周期控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测量该支路N个换热单元所在房间的室温T1至TN,根据测得的室温T1至TN和房间的对应设定室温Ts1至TsN来确定每个房间中的换热单元所需的水温调节装置出口水温Tw1至TwN;
步骤S2:令n=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硕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硕人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90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风炉换热器
- 下一篇:喷墨用油墨以及印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