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锡陶瓷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8540.2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山;张瑛;李志军;孙文礼;刘杰;冯延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工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57 | 分类号: | C04B35/457;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陶瓷 电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二氧化锡陶瓷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nO2陶瓷电极以其高温导电能力强、耐熔融玻璃液侵蚀、不易被玻璃熔体中其它金属离子置换、不会对玻璃着色、对玻璃液澄清效果好,易排除气泡等优异性能,近年来在玻璃熔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SnO2烧结能力差,烧成收缩大,烧结过程中易变形开裂、常温电阻高等缺点,国内外对SnO2陶瓷电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美国专利U.S.3287284公开了添加0.1-0.5%的CuO、0.5-0.8%的ZnO、0.7-1.2%Sb2O3材料,其余为SnO2,制造SnO2陶瓷电极的技术。
公开号为CN 1010018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添加a%CuO(0.025-0.35%)、b%ZnO(约0.5%)、c%Sb2O3(0.5-1.5%)材料制得二氧化锡陶瓷电极;且0.2≤(a+b)/c<1.0时,制得二氧化锡陶瓷电极开口气孔率<0.7%、电阻率≤1.0ohm.cm。同一发明人又在公开号为CN102227781A的专利中,揭示了CuO和ZnO总量不大于0.3%,并且ZnO的量值在0.1%与0.19%之间的范围内,Sb2O3约1.0%时,解决了CN 101001815A所述制品的内部宏观裂纹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85100034A公开由二氧化锡陶瓷构成的电磁流量计陶瓷材料,以SnO2为100%;CuO为0-5%、Sb2O3为0.1-10%、Zn0为0.4-2%;PbO为0.007%、Fe2O3为0.05%,采用氧化气氛下在1300-1360℃烧成了耐强酸侵蚀的二氧化锡陶瓷。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49966A的专利揭示了以SnO2为100%,烧结助剂CuO和MnO为0.5-1.0%、Sb2O3为0.1-1.0%、采用配料、造粒、等静压成型、在空气气氛下、1200-1450℃烧成,制得室温导电率为181.55S.cm-1的二氧化锡陶瓷电极。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948034A的专利揭示了以SnO2为100%,烧结助剂氢氧化铜或碳酸铜为0.2-1.5%、金属Sb为0.05-1.0%,采用配料、球磨混料、烘干、冷等静压成型、在0.1-0.2Mpa的氧气中,1450-1500℃烧成,制得室温电阻率为1.7-21.5ohm.cm的二氧化锡陶瓷电极。
中国专利申请CN101830694A公开了以SnO2为100%,烧结助剂Sb2O3为0.5-1.5%、Zn0为0.1-1.5%、Pr6O11为0.1-1.5%,三种添加剂总和占1.0-3.0%、和0.05-0.5%的硅酸钠;采用球磨、烘干、冷等静压成型、修坯,在1500-1550℃烧成,制得杂质PbO≤140ppm、Fe2O3≤150ppm、CuO≤20ppm的高纯度二氧化锡电极陶瓷,用于磷酸盐类激光玻璃的生产。
中国专利申请CN102234194A公开了以SnO2为94-98%、Zr02为1-6%、Sb2O3为0.5-1.5%、Zn0为0.1-1.5%、CuO为0.01-0.1%、Ce02为0.01-0.1%,和0.01-0.1%的三聚磷酸钠;采用球磨、烘干、冷等静压成型、修坯、在1510-1550℃烧成,制得使用温度可以达到1600-1650℃、用于LCD玻璃生产的二氧化锡陶瓷电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工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工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85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和防咬死的卡套螺纹连接方法及组件
- 下一篇:控制装置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