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强结合力的自润滑轴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8319.7 | 申请日: | 2012-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金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方圆复合材料轴承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高学刚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结合 润滑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润滑轴承,特别是一种金属基层与自润滑层之间具有较强结合力的自润滑轴承。
背景技术
在射出成型机、油压机、压铸机等工业机械中,用作往复滑动的导向轴承,传统上采用整体式的铜套。这种铜套需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光洁度,同时需具备较高的尺寸精度和几何精度,同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还需要配置一套连续提供润滑油的装置,成本较高。因此现在往往使用自润滑轴承,以省去供油装置的设置,但现有的自润滑轴承由金属基层和自润滑层组成,二者之间的结合力有限,承载能力较差。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自润滑轴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金属基层与自润滑层之间具有较强结合力的自润滑轴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强结合力的自润滑轴承,包括金属基层1和自润滑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基层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T型凸起3,金属基层1与自润滑层2便通过这些T型凸起3相互结合。
所述的金属基层1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圆柱状凸起4,且圆柱状凸起4与T型凸起3错落分布。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具有强结合力的自润滑轴承,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自润滑轴承金属基层和自润滑层之间结合力较低,无法应用在载荷较大的工况下的缺陷,在二者之间设置多个均匀分布的T型凸起和圆柱型凸起,增大了他们的结合力,使这种结构的自润滑轴承可以应用在大载荷的工作环境下。并且这种自润滑轴承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强结合力的自润滑轴承,包括金属基层1和自润滑层2,在金属基层1的一面均匀的分布有多个T型凸起3,同时金属基层1的上还均匀分布有多个圆柱状凸起4,上述的T型凸起3和圆柱状凸起4相互错落分布,自润滑层2便通过这些T型凸起和圆柱状凸起4结合为一体结构。
由于金属基层1和自润滑层2之间通过交错分布的T型凸起3和圆柱状凸起4连接,增强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力,这种自润滑轴承可以使用在各种负载较大的领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方圆复合材料轴承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连方圆复合材料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8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型双金属自润滑滑道
- 下一篇:提高含纳米银水体中微生物活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