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鱼害环境下的水生态建构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17890.7 | 申请日: | 2012-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畅;吴国华;吴一凡;徐雅婷;陆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鱼害 环境 水生 建构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工程,具体涉及一种防鱼害环境下的水生态建构工艺。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区内都建有景观水池,池内常常会放养一些观赏鱼类,比较常见的是锦鲤鱼。通常人们为了观赏的需要,池内放养的鱼类会相对较多,而由于景观水池一般来说面积较小,较多的鱼生长在相对较小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生态的破坏。
对于水生态环境来说,沉水植物相对于漂浮植物和浮叶植物来说更加重要,然而人工放养的观赏鱼比如锦鲤鱼等对于沉水植物是一种有害鱼类:锦鲤鱼喜爱啃食沉水植物的根部,造成沉水植物腐烂死亡,水质恶化,氧气减少,最后鱼类也死亡,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本来以观赏为目的的景观水池变臭,背离原本目的。
因此,构建一种能够防止鱼类侵害的水生态系统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鱼害环境下的水生态建构工艺,用以防止有害鱼类对水生态环境中的沉水植物的破坏。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鱼害环境下的水生态建构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水生态区:根据水底情况在水底布置一种生态围栏,在平坦处生态围栏紧密排布,高低不平处,生态围栏之间尽量密布但允许留有空隙;
(2)在上述水生态区的生态围栏之上布置一层渔网,并将水生态区四周的空隙用渔网遮盖,固定渔网,渔网的孔径在10-15mm;
(3)在上述遮盖后的水生态区内播撒沉水植物的种子。
所述生态围栏具有宽40-80cm,长80-120cm的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同一侧固定有4-8个10-15cm的支撑脚,将支撑脚插入底泥中5-10cm。
此后定期维护检查是否有有害水生动物的侵入,同时控制水草的长度和密度。
上述工艺不但适用于平坦的水底,还适用于水底高低不平的环境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1)防止了有害鱼类对沉水植物根部的啃咬;
(2)保证了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不阻碍沉水植物的生长;
(4)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对水生态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生态围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某公园人工湖内养有成年锦鲤鱼数百条,池内水草经锦鲤鱼啃咬,水质开始恶化,池内氧气不足,需人工曝氧。经查探,水底部分较平坦,部分高低不平,现用本发明的工艺进行水下生态系统的构建。
(1)根据水底情况在水底较平坦处紧密布置矩形框架100宽60cm,长100cm的生态围栏,其支撑脚200插入水底底泥中5-10cm,尽量保证所以框架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水底高低不平处同样布置上述生态围栏,生态围栏间隙尽量小;如此,水生态区构建完成;
(2)在上述水生态区的生态围栏之上布置一层孔径为10mm的渔网,并将水生态区四周的空隙用渔网遮盖,固定渔网;
(3)在上述遮盖后的水生态区内播撒沉水植物的种子。
此后定期维护检查是否有有害水生动物的侵入,如有则清除,同时控制水草的长度和密度。
经过3个月的生态恢复时间,生态恢复区内的沉水植物获得较好的保护,整个人工湖的水质也极大改善,也不需要再进行人工曝气。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发明不应该局限于该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未经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78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碳钢包衬耐火砖
- 下一篇:一种微纳米级氢氧化镁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