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水冷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7551.9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3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宇;张励;马凤才;张浩;郝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0 | 分类号: | F01P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朱宪高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柴油 发电 机组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厂对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性能要求非常苛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外部冷却不可使用情况下启动,带额定负载后运行1至3分钟,期间不允许发生因机油温度高、冷却水温度高导致的机组报警和停机。而现有技术的柴油发电机组在高、低温水散热器不工作(失去外界冷却)的条件下,机油、中冷水、缸套水的热量不能被带走,将导致热量的累积和介质温度的持续上升。为满足带额定负载后运行1至3分钟,有以下几种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提高中冷水温度报警值。如果中冷水温度过高将导致柴油机进气温度高、进气量少,影响柴油机功率,造成排烟温度过高。
提高低温水泵流量。如果流量过高,将导致中冷器换热性能的降低,增加中冷器的腐蚀。
降低备用状态下中冷水温度。中冷水温度要受使用环境温度的制约。
由于存在上述诸多问题而核电厂的苛刻要求又不能降低,必然就会对柴油机的零部件质量提出过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冷却系统。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不用过分提高现有柴油机的性能,即可满足核电厂对柴油发电机组失去外界冷却时带额定负载运行能力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水冷却系统,包括高温冷却水循环和低温冷却水循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温冷却水循环中设置外部热容水箱。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外部热容水箱的容积至少为Vtank=5.3×10-4kPt-Vlow(m3),式中:k-低温冷却水循环结构系数(机油系统热量由低温水循环带走k=1.982,不带走k=1),P-柴油机额定功率(kW),t-柴油机失去外界冷却运行时间(min),Vlow-原低温水循环中的水容量(m3)。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外部热容水箱内部由隔板分隔,形成S型迂回通路。
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在低温水散热器1至3分钟不工作(失去外界冷却)的情况下,持续为低温冷却水循环供给环境温度的冷却水,从而使柴油发电机组可以在失去外界冷却情况下带额定负载运行不影响柴油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水冷却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水冷却系统中的热容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高温水循环,2-低温水循环,3-机油循环,4-隔板,5-放气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本实施例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水冷却系统,包括高温冷却1和低温冷却水循环2,在低温冷却水循环2中设置了外部热容水箱。设最恶劣环境温度为50℃以下,则外部热容水箱的容积至少为Vtank=5.3×10-4kPt-Vlow(m3),式中:k-低温冷却水循环结构系数(机油系统热量由低温水循环带走k=1.982,不带走k=1),P-柴油机额定功率(kW),t-柴油机失去外界冷却运行时间(min),Vlow-原低温水循环中的水容量(m3)。
参看图2,外部热容水箱内部设置若干片隔板4,使热容水箱内部形成S型迂回通路,保证水全部循序参与循环。水箱上部设有放气堵5,系统调试时应确保内部充满水,防止内部产生气泡,影响系统的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75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