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伪装置及包含该防伪装置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6922.1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毅;范凤茹;孙利佳;邓杨;邱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G09F9/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靳春鹰;刘云贵 |
地址: | 063009 河北省唐山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装置 包含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伪装置及包含该防伪装置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鉴别产品的真伪,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防伪方式,例如,可以利用射频识别的方式对产品进行防伪。在这种方式中,通常需要设置一个用于发送识别码的电子标签,以及一个用于对识别码进行识别的电子阅读器。当电子阅读器确定电子标签发送的识别码与电子阅读器上预先存储的内容匹配时,判定产品为正品;当电子阅读器确定电子标签发送的识别码与电子阅读器上预先存储的内容不匹配时,判定产品为赝品。
采用射频识别的方式虽然能够实现防伪的目的,但是,电路结构非常复杂,用户操作起来也不够便利。而且,对于识别结果的显示也不够直观。
而且,上述方式中的电子标签和电子阅读器通常为不可折叠或弯曲的部件,因此,在形状设计以及产品安装时适应性较差,不够灵活。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直观方便、能够灵活设计形状,且实现防伪目的的防伪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装置及包含该防伪装置的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直观方便,且能够灵活设计形状的防伪装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伪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与所述显示屏相连的纳米摩擦发电机,其中,所述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用于显示防伪标识;所述纳 米摩擦发电机用于为所述显示屏供电。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为LCD屏,或者,所述显示屏为电子纸显示屏。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的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圆形、矩形、环形和菱形,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的形状为以下形状中的一种:圆形、矩形、环形和菱形;且所述显示屏的形状与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的形状相同或不同。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相接触且电连接,或者,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不接触且通过导线连接。
可选地,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包括:
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侧表面上;
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
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侧表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是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的输出电极;
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与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以及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分别设置有微纳凹凸结构。
可选地,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摩擦电极;其中,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摩擦电极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凹凸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和摩擦电极为纳米摩擦发电机的输出电极。
可选地,所述纳米摩擦发电机进一步包括: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第二电极依次层叠设置;所述摩擦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之间;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摩擦电极两个相对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凹凸结构;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摩擦电极两个相对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凹凸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串联为纳米摩擦发电机的一个输出电极;所述摩擦电极为纳米摩擦 发电机的另一个输出电极。
可选地,所述摩擦电极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层,第三高分子聚合物层以及第四电极层;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第三电极层两个相对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凹凸结构;第二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第四电极层两个相对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微纳凹凸结构;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串联为纳米摩擦发电机的一个输出电极;所述摩擦电极的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串联为纳米摩擦发电机的另一个输出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6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双波段光学变焦镜头
- 下一篇:汽车电气系统实训台提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