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1210414692.5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6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卓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3/00 | 分类号: | H04N13/00;G09G5/00;G09G5/3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付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装置 显示 控制 方法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流行观看者可以立体地观看的三维立体视频。作为观看三维立体视频的系统,通过显示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视差的右眼视频和左眼视频而使观看者能够立体地观看视频的双眼视差方式已经普及。
为了使观看者更自然地观看这种三维立体视频,在第2011-77984号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当拍摄三维立体视频时,依据两个相机(右眼相机和左眼相机)的位置精度等校正三维立体视频信号的误差。
发明内容
然而,在第2011-77984号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中公开的三维立体视频信号的校正并不是根据观看三维立体视频的观看者的位置进行控制的。
在近来的立体视频技术中,已知的有使观看者能够用裸眼观看三维立体视频的系统和使观看者能够使用专用眼镜的系统。然而,存在的问题在于不能正确地观看立体视频,并因此当观看者倾斜他或他的脸时,对观看者(用户)的眼睛施加了负担。
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通过根据用户的脸的倾斜度控制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之间的视差来减轻用户眼睛的负担的新颖且改进的信息处理装置、显示控制方法和程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倾斜度检测单元,检测用户的脸相对于显示屏幕的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和控制单元,根据倾斜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之间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视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包括:检测用户的脸相对于显示屏幕的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并根据通过检测倾斜度的步骤获得的检测结果控制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之间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视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下面的处理:检测用户的脸相对于显示屏幕的水平方向的倾斜度的处理;和根据通过检测倾斜度的处理获得的检测结果控制在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之间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视差的处理。
根据上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通过根据用户的脸的倾斜度控制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之间的视差来减轻用户眼睛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三维立体视频控制的概要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构成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CPU(控制单元)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从图像传感器获得的拍摄图像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虚拟相机的位置控制的示图;
图6是示出沿xy方向控制视差的右眼图像和左眼图像的示例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当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配视频时的图像的示图;
图9是示出使用圆偏振眼镜的方式的示图;
图10是示出当多个用户观看三维立体视频时检测的每个用户的脸的倾斜度θ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CPU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概要的示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构成的示例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相对于重力方向G的倾斜度θ的示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CPU的功能结构的框图;以及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虚拟相机的位置控制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构成要素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省略对这些构成要素的重复解释。
将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描述:
1.三维立体视频之间的视差的控制的概要
2.实施例
2-1.第一实施例
2-2.第二实施例
2-3.第三实施例
3.总结
1.三维立体图视频之间的视差的控制的概要
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三维立体视频之间的视差的控制的概要。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10是包括显示装置107的平板型装置。信息处理装置10还包括对作为观看者的用户进行成像的图像传感器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6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音叉转换插头
- 下一篇:红外自控LED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