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印装置、压印方法、压印系统和器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4491.5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1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饭村晶子;铃木章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00 | 分类号: | G03F7/00;G01N21/9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陈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印 装置 方法 系统 器件 制造 | ||
1.一种压印装置,所述压印装置使形成在模具上的图案与提供给基板的压印材料相接触以将图案转印到压印材料,所述压印装置包括:
发射单元,被配置为发射用于使发光材料发射光的激发光;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光;和
模具保持单元,被配置为保持包括所述发光材料的模具;
其中,在图案被转印到压印材料之后,发射单元向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图案发射激发光,并且检测单元检测从残留在压印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发射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装置,其中,所述发射单元发射用于在模具与压印材料相接触的情况下固化压印材料的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单元检测被形成用于对准基板的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装置,其中,通过将当发射单元向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图案发射激发光时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与当模具不具有缺陷并且发射单元向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图案发射激发光时检测单元所检测到的参考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来检测模具的缺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印装置,其中,如果检测单元通过检测从残留在压印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发射的光而检测到模具的缺陷,则停止图案的转印。
6.一种压印装置,所述压印装置使形成在模具上的图案与提供给基板的压印材料相接触以将图案转印到压印材料,所述压印装置包括:
发射单元,被配置为发射第一激发光和第二激发光,其中第一激发光用于使第一发光材料发射光,所述第二激发光用于使第二发光材料发射光;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从第一发光材料发射的光和从第二发光材料发射的光;和
模具保持单元,被配置为保持包括第一发光材料的模具;
其中,在图案被转印到包括第二发光材料的压印材料之后,发射单元向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图案发射第一激发光,检测单元通过检测从第一发光材料发射的光来检测模具的缺陷,并且发射单元向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图案发射第二激发光,检测单元通过检测从第二发光材料发射的光来检测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图案的缺陷。
7.一种压印方法,所述压印方法使形成在包括发光材料的模具上的图案与提供给基板的压印材料相接触以将图案转印到压印材料,所述压印方法包括:
在图案被转印到压印材料之后,向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图案发射用于使所述发光材料发射光的激发光;和
检测从残留在压印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发射的光。
8.一种压印系统,所述压印系统将多个压印装置连接至检查装置以允许共享共同设施,所述多个压印装置使形成在包括发光材料的模具上的图案与提供给基板的压印材料相接触以将图案转印到压印材料,其中所述检查装置包括:
发射单元,被配置为发射用于使发光材料发射光的激发光;和
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检测光;
其中,在图案已被压印装置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基板被装入之后,发射单元向转印到压印材料的图案发射激发光,并且检测单元检测从残留在压印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发射的光。
9.一种压印系统,所述压印系统连接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印装置以允许共享共同设施,其中,如果所述多个压印装置中的任何一个通过由检测单元检测从残留在压印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发射的光来检测模具的缺陷,则该检测模具的缺陷的压印装置向其它多个压印装置所转印的图案发射激发光,并且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从残留在压印材料中的发光材料发射的光。
10.一种压印系统,所述压印系统连接多个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印装置以允许共享共同设施,其中,如果所述多个压印装置中的任何一个通过由检测单元检测从残留在压印材料中的第一发光材料发射的光来检测模具的缺陷,则该检测模具的缺陷的压印装置向其它多个压印装置所转印的图案发射激发光,并且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从第二发光材料和残留在压印材料中的第一发光材料发射的光。
11.一种器件制造方法,包括: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印装置在基板上形成图案;和
对通过所述形成步骤在其上形成了图案的基板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4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