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煤提钒行业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4490.0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敏;李佳;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0 | 分类号: | G06Q10/00;C22B3/04;C22B34/2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煤 行业 技术 先进性 评估 体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煤提钒行业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
背景技术
石煤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钒矿资源,随着钢铁、化工等行业对钒需求量的逐年上升,从石煤中提取钒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
在生产工艺方面,石煤提钒工艺主要分为火法-湿法结合工艺和湿法工艺,由于钒在石煤中特殊的赋存状态,大部分石煤需经火法-湿法结合工艺中的加盐焙烧法才能保证钒具有较高的产率和回收率,但该方法会排放大量的氯气和氯化氢气体以及产生大量的高盐度废水,而其它工艺对原矿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目前很多石煤提钒企业仍然采用严重污染环境的钠化焙烧技术;在污染治理方面,生产企业均采用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污染防治,而末端处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且不产生任何效益,因而生产企业积极性不高。
产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石煤提钒业对于生产及污染防治方面尚无标准和技术规范可参考,在石煤开发利用过程中相应的生产工艺监督管理措施、生产环节的制定和工艺参数的选择均没有完善的规范性的评估体系,因此影响了该行业的可持续性生产。
目前,虽有人开始这方面的研究(潘勇.石煤提钒的工艺评价,矿业快报,2007第4期)、(刘景槐.我国石煤钒矿提钒现状综述,湖南有色金属,2010第5期),但仅进行定性的评述,指标体系不全面,或仅进行了简单的定量评价(杨林.含钒岩石清洁提钒工艺评价,金属矿山,2010第11期),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故无法达到预期的评价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可操作性、能规范和促进石煤提钒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石煤提钒行业的生产工艺包括水浸工艺、弱酸浸工艺和强酸浸工艺。该行业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是:以生产周期系统评价为基础,以易操作性、特殊性和兼容性为原则构建石煤提钒行业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所构建的石煤提钒行业技术先进性评估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目标层为石煤提钒行业技术先进性指标;
准则层为石煤提钒行业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准则层的定性指标为环境管理体系及清洁生产审核指标、生产工艺指标和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指标;
准则层的定量指标为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综合利用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
指标层为石煤提钒行业不同生产工艺的基础评价指标,是对准则层指标的细化,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
指标层的定性指标具体是:准则层的生产工艺指标细化为生产规模符合国家政策要求、钒产品纯度和尾渣堆放场防渗措施3项指标,准则层的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指标细化为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情况和建立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4项指标;准则层的环境管理体系及清洁生产审核指标细化为开展清洁生产工艺审核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2项指标。
指标层的定量指标包括统一指标和附加指标:
统一指标是指三种工艺统一适用的定量评价指标,具体是:准则层的资源与能源利用指标细化为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单位产品新鲜水耗和单位产品物耗3项指标,准则层的生产技术特征指标细化为浸出率、沉钒率和总回收率3项指标,准则层的综合利用指标细化为沉钒废水循环利用率、NH3综合利用率和尾渣综合利用率3项指标,准则层的污染产生指标细化为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单位产品基准排气量、SO2排放口浓度排放值、颗粒物排放口浓度排放值、CODcr废水排放口排放值和NH3-N废水排放口排放值6项指标。
附加指标是指在统一指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艺附加不同的定量评价指标:
水浸工艺的附加指标具体是:准则层的生产技术特征指标附加1项细化指标为离子交换率,准则层的综合利用指标附加2项细化指标为离子交换废水循环利用率和焙烧炉窑排放气体综合利用率,准则层的污染产生指标附加2项细化指标为HCl排放口浓度排放值和Cl2排放口浓度排放值。
弱酸浸工艺的附加指标具体是:准则层的生产技术特征指标附加1项细化指标为萃取率,准则层的综合利用指标附加2项细化指标为萃余废水循环利用率和焙烧炉窑排放气体综合利用率,准则层的污染产生指标附加2项细化指标为HCl排放口浓度排放值和Cl2排放口浓度排放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向柱式单刀液压切胶机
- 下一篇:一种包氟辊切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