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丸的加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14281.6 申请日: 2012-10-26
公开(公告)号: CN103766969A 公开(公告)日: 2014-05-07
发明(设计)人: 刘长法 申请(专利权)人: 刘长法
主分类号: A23L1/326 分类号: A23L1/326;A23K1/18;A23K1/14;A01K61/00
代理公司: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代理人: 李红波
地址: 211529 江苏省南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鱼丸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人类生活必需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六合鱼丸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鱼丸亦名“水丸”,古时称“氽鱼丸”是传统名点。鱼丸因注重选料和制作工艺而名闻遐迩。多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弹性,脆而不腻,为宴席常见菜品.而深沪水丸选用鳗鱼、马加鱼、嘉腊鱼、敏鱼和五香肉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千捶而成,形状有圆形、块状、鱼形各种,坚韧雪白,质地柔软,并用肉骨清汤、油葱、瘦肉配煮,下锅膨胀力强,不易变质,入口鲜美清脆。传统习俗中,办酒席,客人都要“夹酒包”。过去“酒包”中都有鱼丸,个头有小孩子拳头大,“夹”回家,要切成小块,大家吃。也有人爱吃无馅的小鱼丸,专门请人特制,那鱼丸的弹性非常强。

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人们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六合鱼丸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鱼丸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以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域特有的各种鱼类为原料制作的,a 鱼的养殖:养殖环境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无污染。水温15至30℃,pH值为6.5至7.8。池塘底质为壤土或含红石底质,水深1.5至2.5米;放养过程:分苗种培育、成鱼养殖两个阶段;(1)苗种培育,每年4至8月,将性成熟的亲鱼按计划进行人工催产孵化,待鱼苗腰点出现后一天左右放入苗种塘进行培育;(2)成鱼养殖。鱼种达到5至10g/尾,可放入成鱼塘,适宜与鲩、鳙、鳊鱼等混养,长至125至200g/尾,即可收获;放养密度:采用合理密度放养,一般每1/15公顷放养2000至3500尾;投喂:采用花生麸、豆饼、米糠等农家饲料或配合饲料投喂;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b 粉心;当地新鲜木薯精制而成。外观白色有光泽,具有木薯粉心固有的气味,无异味;生产流程:鱼→去杂清洗→粉碎→调配→油炸→凉制→包装。

本发明方法加工的鱼丸感官特色:外表色泽均匀,嫩黄色带皱褶,内显莹白。甘香嫩滑,爽口带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方法。

实施例:(一)鱼的养殖。

1. 养殖环境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无污染。水温15至30℃,pH值为6.5至7.8。池塘底质为壤土或含红石底质,水深1.5至2.5米。

2. 放养过程:分苗种培育、成鱼养殖两个阶段。

(1)苗种培育。每年4至8月,将性成熟的亲鱼按计划进行人工催产孵化,待鱼苗腰点出现后一天左右放入苗种塘进行培育。

(2)成鱼养殖。鱼种达到5至10g/尾,可放入成鱼塘,适宜与鲩、鳙、鳊鱼等混养,长至125至200g/尾,即可收获。

3. 放养密度:采用合理密度放养,一般每1/15公顷放养2000至3500尾。

4. 投喂:采用花生麸、豆饼、米糠等农家饲料或配合饲料投喂。

5.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二)粉心。

当地新鲜木薯精制而成。外观白色有光泽,具有木薯粉心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三)加工工艺。

1. 生产流程:鱼→去杂清洗→粉碎→调配→油炸→凉制→包装。

2. 关键控制:

(1)去杂清洗:鲜活鱼去鳞、头、尾、骨、鳍和内脏,取脊鱼肉,再去皮后放入清水中漂洗、净血,沥干待用。

(2)粉碎:鱼肉粉碎至肉泥状,手抓腻油般嫩滑为宜。

(3)调配:按鱼肉500g、鸡蛋清200g、粉心150g、精盐15g、清水250g的比例调配均匀,制成肉胶后20分钟内下锅油炸。

(4)油炸:油温50℃至70℃时,将肉胶放入锅,然后将油温缓慢加热至160℃至180℃,油炸至鱼腐变成嫩黄色时出锅。

(5)凉制:鱼腐出锅后常温下摊凉,待油基本吸收,由硬转软即可。

(6)包装贮存:用真空袋塑封,贮存温度0℃至4℃,保质期4个月。

 

1. 感官特色:外表色泽均匀,嫩黄色带皱褶,内显莹白。甘香嫩滑,爽口带韧。

2. 理化指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法,未经刘长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