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具诱导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的简单芽孢杆菌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4207.4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玺;陈立杰;朱晓峰;王媛媛;项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N63/02;A01P5/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866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具 诱导 大豆 抗大 胞囊 线虫 简单 芽孢 杆菌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诱导大豆抗大豆胞囊线虫的简单芽孢杆菌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ematode,简称SCN)是由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侵染引起的,是危害世界大豆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害具有分布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宽、传播途径多、休眠体(胞囊)存活时间长等特点,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近年来随着我国大豆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大豆胞囊线虫的分布也越来越广,主要发生在东北和黄淮海等共14个省市自治区,大豆受其为害后一般减产20%~30%,重者可达70%~80%,甚至颗粒无收。大豆胞囊线虫是土传的定居性内寄生线虫,侵染植株根系,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大豆生产中的主要难题,化学防治使用的大多数杀线剂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近20年来,随着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人们已将防治线虫病害的工作重点转向了生物防治。
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因子有很多,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利用植物根围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PGPR) 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害已有研究,Becker等1988年报道了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对根结线虫病害有防治作用。Racke和Sikora 1992年报道了根际细菌Bacillus sp.和B.cereus对防治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玉米胞囊线虫(Heterodera zeae) 和燕麦胞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幼虫有效。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的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抗菌物质,包括脂肽类、肽类、磷脂类、类噬菌体颗粒和细菌素等,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和支原体的功能。而且,芽孢杆菌易于繁殖,适应环境能力强;绝大多数芽孢杆菌对人畜无毒,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友好性,因而在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相关研究表明简单芽孢杆菌有促生和生防作用,其对于大白菜软腐病的防治率高达到83%,同时增加大白菜产量50%,而简单芽孢杆菌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防治还尚未有报道。
针对生产上存在这一问题,通过系统筛选获得一株细菌,利用该菌或该菌的代谢产物处理大豆种子,可诱导大豆在种子萌发和生长期间产生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从而解决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选择一株菌株对大豆种子处理后可以诱导苗期大豆对胞囊线虫产生明显的抗性,将菌株按常规液体发酵培养后,可以用该菌的代谢产物,开发出处理大豆种子的种子处理剂,经过处理的大豆种子可以诱导大豆产生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抗性。
本发明筛选获得的一株细菌菌株是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Sneb545,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2年10月11日;保藏登记入册的编号: CGMCC No.6650。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Sneb545是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农业大学试验田中筛选出的一株对大豆具有强诱导活性的细菌菌株。
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土壤细菌有很多株细菌都具有一定的诱导大豆抗胞囊线虫的能力,从这些细菌中筛选出一株性状相对较好的菌株——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Sneb545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诱导大豆产生抗胞囊线虫抗性的细菌代谢物,其是由本发明的细菌菌株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Sneb545经过常规的液体发酵培养后获得。
本发明的细菌菌株简单芽孢杆菌(Bacillus simplex)Sneb545是通过培养皿培养后,再经扩大发酵培养来制备,其具体方法如下:
1. 培养皿培养
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NA):牛肉浸膏3g,蛋白胨5g,蔗糖10g,琼脂17-20g,蒸馏水1000mL。
2. 液体发酵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农业大学,未经沈阳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4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