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钢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2453.6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雪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钢,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塑性高强钢。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钢铁工业面临着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三大压力。因此,改善钢材质量,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已成为钢铁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
通常,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与晶粒直径d的-1/2次方成正比,晶粒细化将使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显著提高。屈强比的升高将导致钢材的冷成型性能显著下降。因而,高屈强比、低塑性是现有超细晶生产技术尚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钢。通过该工艺处理的微合金低碳钢,具有低屈强比、高塑性、高强度的特性。
一种高强钢,其特征在于:该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6~0.09%,Si:0.15~0.20%,Mn:1.30~1.50%, P:≤0.010%,S:≤0.005%,Ti:0.011~0.012%,Cr:0.10~0.20%,Ni:0.15~0.16%, Cu:0.20~0.25%,Al:0.025~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中,Cr、Ni、Cu等合金元素主要起到强化作用。
本发明通过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提高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通过两相区淬火或回火增加析出物析出几率,获得均匀的超细晶粒铁素体结构,使材料具有低屈强比、超塑性、高强度等特性。生产工艺稳定,可操作性强,成本低、获得的材料综合性能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强钢,该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7%,Si:0.18%,Mn:1.30%, P:0.010%,S:0.005%,Ti:0.011%,Cr:0.10%,Ni:0.15%, Cu:0.20%,Al:0.02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一种高强钢的轧制工艺:采用控轧控冷工艺,轧前连铸坯加热温度为1180℃~1200℃;采用奥氏体再结晶区和奥氏体未再结晶区两阶段控制轧制,粗轧每道次压下率10~15%,粗轧终轧温度1000~1050℃,粗轧成1.6~2.0倍成品厚度的中间坯;精轧开轧温度为850~870℃,每道次压下率为10~15%,精轧终轧温度800~830℃;轧后采用层流冷却,终冷温度550~630℃,冷却速率7~10℃/s,随后空冷;在热轧车间进行TMCP轧制成21mm厚,获得贝氏体组织。
实施例2
一种高强钢,其特征在于:该钢中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 0.09%,Si: 0.20%,Mn: 1.50%, P:0.010%,S:0.005%,Ti: 0.012%,Cr: 0.20%,Ni: 0.16%, Cu: 0.25%,Al: 0.03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轧制工艺同实施例1。
本发明中实施例1和2的力学性能见表1:
表1
本发明通过微合金化和控轧控冷提高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通过两相区淬火增加析出物析出几率,获得均匀的超细晶粒铁素体结构,使材料具有低屈强比、超塑性、高强度等特性。生产工艺稳定,可操作性强,成本低、获得的材料综合性能优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雪,未经吴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2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料瓶整列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度机电网络部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