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12260.0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宁中伟;徐三能;强泽明;石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2;A61K33/2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腹泻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腹泻属于功能性腹泻,指的是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包括结肠过敏、情绪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症状表现有腹痛胀气,排气排便后疼痛或消失,稀 便与硬便交替出现;中医将伴有腹部觉冷,四肢不热,不耐寒冷刺激以及天亮时即腹痛而泻的称作脾肾虚寒腹泻;将伴有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腹胀并有下垂感,四肢沉重无力的称作脾胃气虚腹泻;将精神郁怒即痛泻,泻后疼痛减轻的称作肝旺克脾腹泻,通常采用西药方法治疗,但是效果多不是很好,且西药多有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腹泻效果明显,同时具有调养肝、脾、肾的功效,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白粳米80-90、大蒜头5-7、茯苓2-4、甘蔗叶8-10、鸭脚艾2-4、神曲1-3、栀子仁5-7、甘草4-6、砂仁3-5、莱菔子1-3、吴萸8-10、肉豆蔻6-8、赤石脂2-4、附子1-3、干姜5-7和紫苏叶3-5。
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白粳米80-90、大蒜头5-7、茯苓2-4、甘蔗叶8-10、鸭脚艾2-4、神曲1-3、栀子仁5-7、甘草4-6、砂仁3-5、莱菔子1-3、吴萸8-10、肉豆蔻6-8、赤石脂2-4、附子1-3、干姜5-7和紫苏叶3-5。
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然后研磨粉碎,过120目筛,黄酒打为丸如绿豆大,晒干,每次8-10克,每日2-3次,开水送服,
本发明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
本发明的优点:
本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腹泻效果明显,同时具有调养肝、脾、肾的功效,成本低、疗效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白粳米80-90、大蒜头5-7、茯苓2-4、甘蔗叶8-10、鸭脚艾2-4、神曲1-3、栀子仁5-7、甘草4-6、砂仁3-5、莱菔子1-3、吴萸8-10、肉豆蔻6-8、赤石脂2-4、附子1-3、干姜5-7和紫苏叶3-5。
治疗慢性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然后研磨粉碎,过120目筛,黄酒打为丸如绿豆大,晒干,每次8-10克,每日2-3次,开水送服,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
典型病例
病例1:鲁某,男,77岁,2009年9月18日首诊,腹泻20天,西医诊断慢性腹泻,脾肾两虚,肝脾失调,固涩失常,服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次8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共一个疗程后腹泻治愈。
病例2:王某,女,64岁,腹泻10天,一日10多次,便前肠鸣,偶尔腹痛,服西药无效,服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共3个疗程,每次8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逐渐好转,最后腹泻治愈。
病例3:罗某,男,47岁,腹泻一个月之久,一日10多次,便前肠鸣,偶尔腹痛,服西药无效,服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共2个疗程,每次9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逐渐好转,最后腹泻治愈。
病例4:李某,男,58岁,腹泻一周,西医诊断慢性腹泻,脾肾两虚,肝脾失调,固涩失常,便前肠鸣,偶尔腹痛,服西药无效,服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3天,每次10克,每日3次,开水送服,逐渐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腹泻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2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电子产品的反向电压极性转换装置
- 下一篇:右丙亚胺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