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输出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1206.4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0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巫进;郑锦江;张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73 | 分类号: | H02K5/173;H02K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复式 支承 电动机 输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轴支承结构,特别是一种电动机输出轴端转动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电动机以轴转动输出动力,为了减少电动机轴转动时的摩擦阻力,常规情况下在电动机轴上设有转动支承。现有普通电动机的转动支承为单列球轴承,该支承结构简单、转动灵活,能够满足电动机轴转动要求。但是,该结构的电动机前后支承因位置不同,其负荷也不同,特别是处在电动机输出轴端的球轴承承担负荷较大,其磨损量也比另一端大,磨损造成的配合间隙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和补偿,将导致电动机转动精度降低、振动和噪声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及时调整和补偿电动机输出轴端支承轴承配合间隙,保持电动机转动精度的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输出端结构,使用这种支承结构,可使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产生预变形,这样可提高轴承的刚性和转动精度,减小电动机轴的振动和噪声。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输出端结构,它包括电动机轴、左端盖、左压盖、轴承,所述电动机轴近输出轴端上套装两只结构相同、参数一致的轴承,所述轴承为向心推力球轴承,其外圈与左端盖内孔过盈配合,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两只轴承以外圈内孔锥度大端面相背套装在电动机轴近输出轴端上,在两只轴承外圈之间设有调整垫片;所述两只轴承内圈内孔与电动机轴近输出轴端间隙配合,在两只轴承的左侧套装紧固螺母、隔套,所述紧固螺母、隔套将两只轴承内圈紧固在电动机轴近输出轴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可使轴承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产生预变形,这样可提高轴承的刚性和转动精度,减小电动机轴的振动和噪声。
2.及时调整和补偿电动机输出轴端支承轴承配合间隙,保持电动机转动精度。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的采用复式支承的电动机输出端结构,它包括电动机轴7、左端盖1、左压盖3、轴承4,电动机轴7近输出轴端上套装两只结构相同、参数一致的轴承4,轴承4为向心推力球轴承,其外圈与左端盖1内孔过盈配合,本发明中两只轴承4以外圈内孔锥度大端面相背套装在电动机轴7近输出轴端上,在两只轴承4外圈之间设有调整垫片2;两只轴承4内圈内孔与电动机轴7近输出轴端间隙配合,在两只轴承4的左侧套装紧固螺母6、隔套5,紧固螺母6、隔套5将两只轴承4内圈紧固在电动机轴7近输出轴端。
本发明通过调整紧固螺母6的位置,调整两只轴承4内圈的轴向位置,可使轴承4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产生预变形,这样可提高轴承4刚性和转动精度,减小电动机轴7振动和噪声;也可及时调整和补偿电动机输出轴端支承轴承配合间隙,保持电动机转动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东电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1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芝芒果脯
- 下一篇:子母罐式液氮组合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