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衣撑的晾衣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11072.6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虹 |
主分类号: | D06F57/12 | 分类号: | D06F5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53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晾衣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晾晒用具,具体为固定衣撑的晾衣挂。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种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层出不穷,在晾晒用具上就出现了不少防止被大风刮落或防止在晾衣绳上左右滑动的衣撑,但这些仅解决了晾晒方面的某一个问题,并没有同时解决多个晾晒问题,比如衣撑被大风刮落,多个衣撑被风刮在一起,当衣物直接晾在晾衣绳上时易被弄脏,以及当多家使用同一晾衣绳时衣物之间混晾在一起。而且,目前改进晾晒用具方法的出发点也仅限于衣撑本身,并没有换一个角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达到在不更换普通衣撑的前提下,用任何绳子、铁丝、木杆、竹竿等,都能够实现良好的晾晒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不再局限于针对衣撑本身的技术改进,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供出可以同时解决多个晾晒问题的技术方案,即可以使衣撑固定的晾衣挂。
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如下:它包括从侧面看为“9”字形的布管或塑料管、拉链、布绳、圆孔、金属眼圈,“9”字形的布管或塑料管上半部圆管一侧设有拉链,两端和中间设有等距的布绳,布绳之间距离为30-70厘米,在布管或塑料管下面底边位置挖有一排直径为0.3-2厘米的圆孔,圆孔由大、小两个组成一组,每组等距排列,组间距为10-30厘米,每个圆孔压上金属眼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普通衣撑,在任一绳子、铁丝、木杆、竹竿上,都可达到如下效果:防止衣撑在晾衣绳上滑动,被风刮在一起,造成衣物不易晾干;防止衣撑被风刮落;防止直接晾在晾衣绳上的衣物被灰尘污垢污染;多家使用同一晾衣绳时,各自的衣物之间可有所区分,保护了一定的私人空间;随用随装,拆卸容易,使用方便;有图案花纹的布质或塑料材质的晾衣挂为晾晒场所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9”字形的布管或塑料管,2为拉链,3为布绳,4为圆孔,5为金属眼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不再局限于对衣撑本身做技术改进,而是从承载衣撑的绳子、铁丝、木杆、竹竿等衣撑承载物的角度出发,在晾衣绳与衣撑之间找到一个可同时解决多个晾晒问题的第三者——固定衣撑的晾衣挂,此时晾衣绳与衣撑之间的关系由直接接触转变为由晾衣挂做为两者的中转物,在晾衣挂与晾衣绳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同时解决多个晾晒问题的目的。
这种固定衣撑的晾衣挂的整体形状为从侧面看象“9”字的管状,包括布管或塑料管、拉链、布绳、圆孔、金属眼圈。
晾衣挂可做成布质晾衣挂,也可做成塑料材质的晾衣挂,两种材质都可以,这是因为与其它材质相比,布和塑料比较柔软,易弯曲,有很强的韧性,更适合用来套在晾衣绳上,承载有一定重量的衣物,存放时可折叠起来,占用的收藏空间较小。
拉链设在“9”字形布管或塑料管的上半部圆管一侧,使圆管套在晾衣绳上。利用布或塑料与拉链相结合的作用,既能使晾衣挂轻松快捷的套在铁丝、绳子、竹竿或木杆等任一衣撑承载物上,又可在不用时迅速取下。
晾衣挂上设有可系在晾衣绳上的布绳,对晾衣挂进一步固定,并与拉链共同承担衣物的负重,减轻拉链的负担。
“9”字形布管或塑料管的下半部底边位置设有一排圆孔,在晾衣绳上固定好晾衣挂后,把衣撑的挂钩挂入这排圆孔内,它们是由不同直径的两个组成一组,直径为0.3-2厘米。设置两种不同直径的圆孔是为了针对不同粗细的衣撑挂钩,细衣撑挂入小圆孔,粗衣撑挂入大圆孔,衣撑挂进了对应的圆孔,就不易被风刮落了。同时,这样的设计使人们不用将普通衣撑更换为防风衣撑,就可达到衣撑不被风刮落的目的。
圆孔每组等距排列,组间距为10-30厘米,衣撑挂入这些有着固定间距的圆孔时,就再不会被风刮得重叠在一起,衣物得到了充分的通风和晾晒。
由于圆孔要直接接触和承载衣撑,所以要压上金属眼圈进行加固,比如帆布圈、帐篷圈等。
当需要把床单、被褥、衣服等直接晾在晾衣绳上时,由于上面套上了晾衣挂,衣物仅与晾衣挂接触,而不会沾染铁丝或绳子上的污垢。
如果晾衣绳是多家公用的,晾衣物时套上晾衣挂,就不会与别人的衣物混晾在一起,保护了一定的私人空间,晾完时取下,与衣物一起拿回。
由于晾衣挂的材质为布或塑料,其颜色、图案、花纹为生活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虹,未经杨晓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11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高透气度育果套袋纸的方法
- 下一篇:PCB电路板结构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