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8456.2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60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京;魏英华;刘阳;赵海涛;马跃;陆卫中;史杰智;李晓东;高英;张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F13/08 | 分类号: | C23F13/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管道 系统 馈电 装置 | ||
1.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4)连接在地下管道(1)外壁上,所述馈电装置(4)由下述两部分构成:馈电电缆(401)、馈电连接头(402);其中:馈电电缆(401)与馈电连接头(402)固定连接为一体且构成电连接关系;
所述馈电连接头(402)的具体结构如下:其具体为设置有盲孔内腔的轴形零件,上部为管状结构(4021),上部中心处为盲孔开口,上部管状结构(4021)上设置有用于和临时加长杆相互连接固定的能够拆卸的连接结构;馈电连接头(402)的下部为设置有盲孔的连接端头(4022);
管状结构(4021)与连接端头(4022)紧密固定连接成一体化结构,上述一体化结构中共用且唯一的盲孔内腔出口为管状结构(4021)上端的内孔出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中的连接端头(4022)的下部为锥形结构,其内部的盲孔孔底为锥形孔孔底,连接端头(4022)的下部外侧面也是锥面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4022)下部盲孔孔底与连接端头(4022)的下部外侧面的最短距离为0.2-8mm。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4022)的盲孔内腔中灌注有用于防腐蚀的灌浆料。
5.按照权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拆卸的临时加长杆和馈电连接头(402)共同构成一个辅助焊接用的杆状管路,其中:
临时加长杆部分的构成如下:螺杆501、套管接头502、套管连接管503、套管前端接头504;其前四者都为空心管状结构;套管连接管503和馈电连接头402之间通过套管前端接头504、连接为同轴线的一体;
螺杆501至少为一段,不同的螺杆501之间或/和螺杆501与套管连接管503之间通过套管接头502连接为同轴线的一体。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串联顺序布置不同的螺杆501之间以及螺杆501与套管连接管503之间通过套管接头502形成螺纹连接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4其中之一所述地下管道系统用馈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连接头(402)中,管状结构(4021)与连接端头(4022)之间设置有相互固定的螺纹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84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