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移动的工作踏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8397.9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1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品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王锋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工作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安装于湿制程设备提供工作人员站立以方便工作的工作踏板。
背景技术
在印刷电路板等电子组件及其它工业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清洗,以去除残留于产品中的酸、碱、金属离子等物质,此通称为「湿制程」;湿制程设备一般都是设置在一机台上,致使湿制程设备具有高于人体可视范围的高度,生产在线的作业人员必须站立在一放置在地面上的踏板才能方便地进行工作。
如图1所示,习知的湿制程设备都是直接在地面上放置一台阶式的踏板,工作人员站立上去后可以增加高度而方便进行湿制程作业,且踏板的长度基本上必须相同于湿制程的机台长度,如此一来,不仅踏板的体积会占用掉工厂的空间,影响其他工作人员或运输设备的动线,而且在进行工厂地面清洁时,更必须将笨重的踏板搬离才能完成彻底的清洁工作,否则踏板的下方必然成为藏污纳垢的处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在机台并且可以移动的小体积工作踏板,此小体积工作踏板可以依工作人员在生产线工作的位置而自由调整其所在之位置,因此,可以大幅减少踏板对工厂空间的占用;而且因为踏板可以被移动位置,从而使对于地面清洁的工作也非常方便进行。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机台设置水平的轨道,并且在该水平的轨道设置一踏板装置,该踏板装置可沿着该轨道与地面移动而改变位置;此外,该踏板装置还设有提供工作人员踩踏的活动踏板,当活动踏板没有被踩踏时,该踏板装置没有被固定而可以自由地移动;当工作人员踏上该活动踏板时,则藉由人体的重量使得活动踏板产生剎车作用而固定,以避免踏板装置移动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让工作人员可以在平稳的环境中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包括有:一呈水平地固定于一机台的轨道;以及具有一本体的踏板装置,该本体活动设有复数个第一滚轮与复数个第二滚轮,该第二滚轮配合于该轨道上而可在该轨道上滚动,该第一滚轮接触于地面上而可在地面滚动,藉以使该踏板装置可沿着该轨道与地面水平移动。
本发明可以将所述第一滚轮枢设于该踏板装置的本体内部,并使该第一滚轮突出该本体的下方,所述第二滚轮枢设于该踏板装置的本体外侧边,且该第二滚轮相对于该第一滚轮为在较高的位置。
本发明可以在所述本体的上方活动地设置一活动踏板,该活动踏板与该本体之间设有至少一弹簧,且活动踏板设有复数个突出其下端的剎车块,该活动踏板未受到向下作用力的状态下,弹簧的弹力将活动踏板往上方推移而使剎车块不接触地面,当活动踏板受到一可克服弹簧之弹力的向下作用力后,则该剎车块接触地面,使踏板装置无法沿着轨道及地面移动。
本发明可以在踏板装置之本体的内部设置横梁,并在横梁设置复数立柱,以及在该立柱套设弹簧,使弹簧的上端与下端分别接触该活动踏板与该横梁,因而得以利用弹簧的弹力将活动踏板顶起。
本发明可以在活动踏板之本体的外侧边设置一延伸架,并将所述第二滚轮枢设于该延伸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习知湿制程设备之工作踏板结构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湿制程设备之可移动式工作踏板装置之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之工作踏板装置设于机台之实施例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之工作踏板装置设于机台之前视平面示意图。
图5为显示本发明之工作踏板装置设于机台之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6为显示本发明之工作踏板装置之主要组件组合关系之侧视平面分解图。
图7为显示本发明之工作踏板装置未受到向下作用力时之侧视平面示意图。
图8为显示本发明之工作踏板装置受到向下作用力后产生剎车状态之侧视平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湿制程设备,11-机台,12-轨道,2-踏板装置,21-本体,211-第一滚轮,212-第二滚轮,213-延伸架,214-支柱,2141-螺孔,215-横梁,22-活动踏板,220-箱体,221-剎车块,222-洞孔,23-弹簧,24-螺丝,25-护盖,A-湿制程设备,B-工作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较佳实施范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俾使熟习该项技艺者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8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