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低温压力容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8260.3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6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松;张学峰;董占斌;张跃飞;王锁涛;左冬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0 | 分类号: | C22C38/50;C22C38/58;C22C38/38;C22C38/28;C21D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6632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低温 压力容器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力容器钢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低温压力容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已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CN 101144138B介绍了“一种低温压力用容器钢板生产方法”,专利CN 100430506C介绍了“一种无Ni微合金低温压力容器钢及其制造方法”,不足在于采用这两种方法生产的钢板屈服强度在500MPa以下,无法满足强度要求较高的压力容器制造。专利200510047196.0介绍了“高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厚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C:0.06~0.09%,Si:0.15~0.55%,Mn:1.00~1.60%,P:≤0.015%,S:≤0.006%,Ni:0.15~0.40%,Cr:≤0.30%,Mo:≤0.30%,Cu:≤0.30%,V:0.02~0.06%,Nb:0.005~0.0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采用层流冷却,抗拉强度≥610MPa,其生产钢板厚度规格在30~75mm之间,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规格与本发明有着较大差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低温压力容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低碳加适量Mn、Cr和Ni成分设计,通过合理的轧制及调质热处理生产工艺,使得钢板屈服强度在49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610MPa以上,-50℃低温冲击韧性在250J以上,厚度范围在12~50mm间,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6~0.15%,Si:0.20~0.40%,Mn:1.40~1.60%,Ni:0.30~0.50%,Ti:0.01~0.03%,Mo:0~0.50%,P:0~0.01%,S:0~0.01%,Nb:0~0.03%,Cr: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生产工艺如下:
(1) 将钢坯加热到1150~1220℃,保证钢坯均热时间4~6小时,提高钢坯厚度方向上加热的均匀性;
(2) 对出炉后的钢坯进行高压水除磷处理,去除钢坯在加热过程中所产生的氧化铁皮;
(3) 对除磷后的钢坯进行再结晶区轧制(粗轧)未再结晶区轧制(精轧);
在粗轧阶段:轧制温度区间控制在980~1100℃范围内,累积变形量在60%~70%之间,中间坯待温厚度/成品厚度为3~4;
在精轧阶段:开轧温度区间控制在850~920℃范围内,终轧温度区间控制在780~830℃范围内,且控制钢坯总变形率在70%~80%之间;
(4) 钢板进行空气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温度控制在880~950℃范围内,保温时间为10~20分钟+板厚×1分钟/mm;
(5) 淬火后钢板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控制在600~650℃范围内,保温时间为10~20分钟+板厚×1分钟/mm。
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低碳加适量Mn、Cr和Ni的经济型成分设计,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控制轧制+调质热处理的生产工艺,与常规大线能量焊接水电用钢生产方法相比,钢板的力学性能达到以下水平:
(1) 拉伸性能:
屈服强度在520Mpa以上,抗拉强度在640以上;
(2) 低温韧性:
-50℃低温冲击韧性在250J以上,-70℃低温冲击韧性在200J以上;
(3) 冷弯性能:
横向冷弯d=3a(d为弯曲直径,a为钢板厚度),180°,拉伸面完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表面金相照片。
图 2为实施例1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1/4金相照片。
图 3为实施例1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心部金相照片。
图 4为实施例2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表面金相照片。
图 5为实施例2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1/4金相照片。
图 6为实施例3回火后钢板厚度方向心部金相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高强度低温压力容器钢板生产方法,利用4300mm双机架宽厚板生产线产出了厚度16mm钢板,其钢坯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轧制工艺如表2所示,热处理工艺如表3所示,系列温度下钢板机械性能如表4所示。
表1 实施例的化学成分(重量,%;余量为F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8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在线监测的通信服务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数据冗余实现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