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深绿木霉菌株及其在制备纤维素酶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8018.6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戴桂馥;吴健;刘允攀;师会勤;高明夫;房晓敏;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9/42;C12P19/14;C12R1/885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绿 霉菌 及其 制备 纤维素酶 方面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深绿木霉B-8-1-34菌株及其在制备纤维素酶方面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纤维素类物质是自然界中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 将天然纤维素降解为可利用的糖类,再进一步转化为乙醇、菌体蛋白、气体燃料等物质,对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资源紧张和能源危机等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最有效的生物催化剂。
酶解法的高成本是生物质能源工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降低纤维素酶成本主要涉及降低纤维素酶产生菌培养基及发酵成本、提高纤维素酶活性等问题,因此,提供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的菌株产生高活性纤维素酶对木质纤维素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纤维素酶种类繁多,许多微生物特别是真菌具有产生这种复合酶的能力,其中产酶能力较强的有木霉、曲霉、根霉和青霉等,尤以木霉属菌种居多。木霉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在木质素、纤维素丰富的基质上生长快。文献“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纤维素酶高产菌株”(胡婷婷等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3,67-67)报道了以绿色木霉为出发菌株,经诱变获得突变菌株UVT12,其CMC酶活达到1020.24U/g。中国发明专利CN200810023480.8“一种提高纤维素酶产量的里氏木霉培养方法”、CN201010040047.2“一种高效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CN200910153354.9“利用里氏木霉制备纤维素酶”和CN 201010176883.3“一种提高纤维素酶单位活性的液体发酵工艺”公开了利用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及工艺;发明专利CN200710180525.8“一种酸性液体纤维素酶的生产方法”、CN200910210154.2“一种以造纸短纤维为碳源发酵生产液体纤维素酶的方法”和CN200910259677.6“一种液态纤维素酶的制备方法”公开了利用绿色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及工艺。文献“Trichoderma atroviride mutants with enhanced production of cellulase and β-glucosidase on pretreated willow”(Krisztina Kovács 等,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8,43:48–55)报道了通过诱变获得了三株深绿木霉TUB F-1721、 TUB F-1741和TUB F-1753,滤纸酶活分别达到1.14、1.18和1.14 FPU/mL。文献“Enzymatic hydrolysis of steam-pretreated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with Trichoderma atroviride enzymes produced in-house(Krisztina Kovács 等,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2009,2:14)报道了以深绿木霉TUB F-1663生产纤维素酶,以小麦秸秆为底物糖化,其水解率达到60-65%,葡萄糖含量达到9.6~10.4 g/L,文献“Enzymatic hydrolysis and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of steam-pretreated spruce using crude Trichoderma reesei and Trichoderma atroviride enzymes”(Krisztina Kovács 等,Process Biochemistry ,2009,44:1323–1329)以云杉木屑为底物进行糖化,其糖化率达到了62%,葡萄糖含量达到18.5 g/L。但距工业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筛选,目的在于提供一株酶活力高的深绿木霉B-8-1-34(Trichoderma atrovirideB8-1-34)菌株;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菌株在生产纤维素酶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8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装置
- 下一篇:铝酸钠溶液脱除硅和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