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废弃混凝土制备超低水泥人工鱼礁混凝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7860.8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倪文;伏程红;王中杰;吴辉;范敦城;李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混凝土 制备 水泥 人工 方法 | ||
1.一种以废弃混凝土制备超低水泥人工鱼礁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步骤如下:
①采用梯级粉磨,先将海水湿排灰烘干至含水率≤1%,再磨细至比表面积为500~700m2/kg,加入比表面积为350~410m2/kg的矿渣粉,与熟料、烘干至含水率≤1%的脱硫石膏一同混磨至比表面积450~550m2/kg,得到胶凝材料;其中矿渣粉、海水湿排粉煤灰、水泥熟料、脱硫石膏按干基质量比40~80%:10~50%:5~10%:5~20%;
②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自磨和筛分获得不同比例的粒径5~31.5mm范围内的粗骨料、粒径在0.16~5mm范围内的细骨料;其中获得的再生粗骨料表观密度为2500~2600 kg/m3,堆积密度为1200~1400 kg/m3,吸水率为5.5~7%;
再生细骨料的吸水率为9~12%;
③将步骤①获得的比表面积为450~550m2/kg胶凝材料和步骤②获得的粒径5~31.5mm范围内的再生粗骨料、粒径在0.16~5mm范围内的再生细骨料,按每立方米混凝土掺加量:胶凝材料300~350 kg/m3,再生粗骨料800~1300 kg/m3,再生细骨料500~800 kg/m3,高效减水剂1~3.5 kg/m3的配合比,水胶比为0.35~0.5配制混凝土;将上述材料混合,拌匀后在模具内浇注、振动成型,静养8~24h,养护条件为5~40℃室温养护,并覆盖薄膜密封,或在相对湿度为90%以上和20℃的标准养护箱中养护后脱模,再进行室温湿养护或标准养护至龄期7~28天后可出厂投海。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弃混凝土制备超低水泥人工鱼礁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海水湿排粉煤灰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 60%~70%、Al2O3 15%~25%、Fe2O3 5%~10%、FeO 1%~3%、MgO 0.5%~2%、CaO 2%~5%、K2O 0.8%~3%、烧失量0.1%~8%,氯离子含量0.3%~0.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弃混凝土制备超低水泥人工鱼礁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矿渣的主要化学成份为:CaO 38%~45%、SiO2 37%~42%、Al2O3 8%~15%、Fe2O3 0.1%~1%、FeO 0.1%~1%、MgO 3%~8%、K2O 0.01%~5%、Na2O 0.01%~3%、烧失量0.1%~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弃混凝土制备超低水泥人工鱼礁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水泥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 60%~70%、SiO2 15~25%、Al2O3 3~8%、Fe2O3 3%~10%、 MgO 1%~5%、f CaO 0.1%~1.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废弃混凝土制备超低水泥人工鱼礁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脱硫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 30%~40%、SO3 40%~50%、SiO2 2~10%、Al2O3 1~5%、Fe2O3 0.2%~2%、 MgO 0.2%~1%;烧失量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8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