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瓜-水稻套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7482.3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子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子津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8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瓜 水稻 套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方法,特别设计一种西瓜-水稻套种方法,在同一地块里同时配套种植西瓜和水稻。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西瓜旱植栽培与水稻移栽栽培不能同植一田的传统观念造成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不能兼顾,进而效益不能同步提升。广大种瓜农户栽插瓜茬水稻的习惯始终主宰农村,而地膜西瓜结束时间一般均在7月25日前后,部分田块尤其是无籽西瓜甚至延迟到8月5日左右,“腾茬迟,栽插晚,秧龄过大,产量过低”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农户。而现有技术多为西瓜、水稻在同一地块水旱轮流种植,两种作物种植时间没有交叉,例如周宇等发表的大棚西瓜-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6期,p143-144)和孙志德发表的油菜-西瓜-水稻套种高效栽培技术(现代园艺,2009年第3期,p41-42),该水旱连做模式虽然能解决西瓜的枯萎病等问题,但两种作物种植周期长,两种作物田间管理互相独立,无法互为补充,不能提高地块的投入产出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瓜稻套种技术,在同一地块交叉种植两种作物,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提高水稻产量。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西瓜-水稻套种方法,在同一地块里同时配套种植西瓜和水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合适的地块、水稻、西瓜和砧木品种;
2)整地施肥,做到墒平土细,三沟配套后随即播种水稻盖膜,膜内秧苗要及时破膜放苗,同时检查苗情,移稠补稀,待墒播后10-15天秧苗出齐;
3)将提前播种育苗、嫁接好的西瓜瓜苗移栽定植在覆膜的墒面正中,后全田农事以西瓜常规管理为中心;
4)西瓜收获后田间管理转移成为水稻管理为中心直至水稻收割。
所述步骤1)的合适地块为水旱二宜的地块,且在冬天前深翻冻垄。
其中,所述地块为耪地或前茬为花生、山芋、豆类地下害虫偏重发生的地块,采用乐斯本喷淋种植行或毒饵诱杀地下害虫。
所述步骤1)中西瓜品种选择生育期105天左右的中晚熟高产、优质无籽西瓜品种;所述砧木品种选择亲和力强,生长势旺,抗病性好,对品质无不良影响的品种。
所述步骤2)中所述整地得到的墒宽2.5-2.7m,沟深30cm,宽30cm。
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稻播种每墒播7-9行,亩用种1.25-1.5kg,水稻播前二天将稻种晒1-2天,去杂去劣扬净。
所述步骤3)中所述西瓜每墒的移栽密度依据整枝方式决定:不整枝的无籽瓜苗栽280-350株,三蔓整枝的亩栽380-450株。
所述步骤3)的西瓜常规管理包括西瓜活棵后7-10天人工除草一次,连续二次,以后进行授粉、定瓜、追肥、防病治虫直至西瓜收获。
所述步骤4)中收获西瓜后先除草害,亩使用50%杀稗王60-80g兑水50kg喷雾。施药后1-2天灌水入田,同时根据水稻苗情追施尿素5kg左右。
所述步骤4)中所述水稻管理为防治水稻病虫害,优选为在水稻的破口期防治三化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子津,未经赵子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