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鞋用减震气垫的制造方法及减震气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07409.6 | 申请日: | 2012-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2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同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站胜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35/12 | 分类号: | B29D35/12;A43B1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气垫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类用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用减震气垫的制造方法及减震气垫。
背景技术
常规的鞋类用品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即鞋面和鞋底结构。鞋底结构一般呈现层状结构,该层状结构包括增强舒适感的鞋内底、具有减震作用的鞋中底以及提供摩擦力且与地面相接触的鞋外底。为了增强鞋中底的减震效果,人们常常会在鞋中底内加入减震气垫。
目前,减震气垫可以由吹塑工艺制造而成。其制造方法大体为:将软化的热塑塑胶材料放置在具有期望形状和构造的模具中,在模具的开口充入加压空气,加压空气导致热塑塑胶材料与模具的内表面的形状一致,热塑塑胶材料接着冷却,由此形成具有期望形状和构造的减震气垫,最后剪裁。然而,这种制造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通过吹塑工艺制造而成的减震气垫成型后需要剪裁的边角料比较多,造成材料浪费。
2、通过吹塑工艺制造而成的减震气垫由于稳定性问题,成型后的内部形状和构造比较单一,不够丰富。
3、减震气垫不可以做成双色上下分开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减震气垫的材料浪费、内部形状和构造单一、不能实现双色上下分开效果等问题,提供一种鞋用减震气垫的制造方法及减震气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用减震气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注塑模具;
B、通过注塑工艺将热塑塑胶注入注塑模具,热塑塑胶冷却后在注塑模具的两个成型空间内分别形成一气垫上片和一气垫下片,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分别成型有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脚底部受力点来进行设计变更的外观具有多变性的支撑结构;
C、开启模具,将制作好的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脱模;
D、在气垫上片或气垫下片加上气嘴;
D、将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对齐,并且与气嘴一并用高周波热熔缝合;
E、剪裁边角料;
F、通过气嘴外加不同的气压。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所述热塑塑胶为TPU或PVC。
步骤D中,所述高周波热熔的最高瞬间温度范围为165~225℃,热熔时间为1秒,热固时间为8~10秒,热熔压缩量控制为0.4~0.6mm。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减震气垫,其包括由热塑塑胶注塑成型的气垫上片、由热塑塑胶注塑成型的气垫下片和气嘴,所述气垫上片和所述气垫下片分别成型有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脚底部受力点来进行设计变更的外观具有多变性的支撑结构,所述气垫上片、所述气垫下片和所述气嘴通过高周波热熔缝合方式结合成一体。
进一步而言,所述热塑塑胶为TPU或PVC。
进一步而言,所述气嘴连接于所述气垫下片的进气口。
进一步而言,所述气垫上片和所述气垫下片相结合形成一内部空腔,所述内部空腔充入有气体。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垫下片的若干个凹槽,所述气垫下片的凹槽伸入所述内部空腔且与所述气垫上片配合连接形成支撑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气垫上片和所述气垫下片的若干个凹槽,所述气垫上片的凹槽和所述气垫下片的凹槽分别伸入所述内部空腔且配合连接形成支撑部。
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气垫上片和所述气垫下片的波浪槽,所述气垫上片的波浪槽底部和所述气垫下片的波浪槽底部分别伸入所述内部空腔且配合连接形成拱形部。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和本发明的结构,减震气垫成型后需要剪裁的边角料比通过吹塑工艺成型的减震气垫少,节省了材料,减震气垫的内部形状和构造分别由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脚底部受力点来设计和注塑成型,外观具有多变性,通过高周波热熔缝合后,稳定性高,同时实现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双色上下分开的效果。
另外,减震气垫可根据不同人的体重加不同的气压保持舒适度,在意外泄气后也有足够的支撑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减震气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减震气垫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减震气垫隐去侧壁后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鞋用减震气垫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注塑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站胜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站胜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4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癌症治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发光细菌检测水体中氟含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