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7025.4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9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唐廷洋;乔晓勇;阳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冯梦洪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冲压 结构 多层 斜楔式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整体侧围A柱和顶部采用负角结构,一般通过侧整形完成。在传统的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中,如图1所示,其中箭头表示上模压料板1、侧整凸模7、侧整刀块9的取出方向,盖板6固定在下模座4上,盖板6和侧整凸模7的分块线平行于负角的两条边的上边且与门洞(退料口)的立面斜交,退料时用于成形负角结构的侧整凸模先回退,下模座再退出,从而保证制件能够取出。盖板的压紧由上模压料板1提供压力。但是,这种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的缺点是:一、当负角深度较大,结构空间较小时盖板前端需要避让(线a所示),否则制件无法取出。二、随之造成的缺陷是下模型面局部没有型面支撑,上模压料板1无法将制件压紧,而且极容易在A面部位造成压痕甚至造成塌陷。三、门洞(退料口)下密封圈部位(圈b所示)盖板的厚度很薄,甚至会穿洞,加工和工作过程中容易变形甚至断裂。而且盖板不能承受上模压料板的压力(避免断裂),因而该部位零件在冲压过程中变形的风险无法避免。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盖板无需避让而取出制件、板件被压紧无压痕塌陷、盖板厚度足够厚的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其包括上模压料板、上模座、下模座、侧整凸模、侧整刀块、盖板,上模压料板压在盖板上,盖板和侧整凸模的分块线与退料口的立面平行,该模具还包括第一上模驱动块、第一滑车、第二滑车、上模侧压板,第一上模驱动块通过向前平动的第一滑车连接到盖板,上模侧压板由安装在第二滑车上的氮气弹簧驱动并压在侧整凸模上方。
由于盖板和侧整凸模的分块线与退料口的立面平行,从而盖板和侧整凸模的分块线与负角的两条边中的上边斜交,并且盖板是活动的,所以实现了先取出盖板再取出侧整凸模,这样就能够使盖板无需避让而取出制件;由于设置了上模侧压板,所以板件被压紧无压痕塌陷;由于盖板和侧整凸模的分块线与退料口的立面平行,所以盖板可以做得足够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这种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其包括上模压料板1、上模座2、下模座4、侧整凸模7、侧整刀块9、盖板6,上模压料板1压在盖板6上,盖板6和侧整凸模7的分块线与退料口的立面平行,该模具还包括第一上模驱动块3、第一滑车5、第二滑车10、上模侧压板11,第一上模驱动块3通过向前平动的第一滑车5连接到盖板6,上模侧压板11由安装在第二滑车10上的氮气弹簧驱动并压在侧整凸模7上方。
由于盖板和侧整凸模的分块线与退料口的立面平行,从而盖板和侧整凸模的分块线与负角的两条边中的上边斜交,并且盖板是活动的,所以实现了先取出盖板再取出侧整凸模,这样就能够使盖板无需避让而取出制件;由于设置了上模侧压板,所以板件被压紧无压痕塌陷;由于盖板和侧整凸模的分块线与退料口的立面平行,所以盖板可以做得足够厚。
优选地,在盖板上还设有到底垫块。通过侧整凸模7将垂直于盖板的方向Z的受力传递到下模座底面,盖板承受压料力的状况显著改善。避免了传统模板,在Z方向盖板完全悬空,当受到上模压料板的压力时,盖板变形甚至断裂的问题。
优选地,在侧整凸模的侧面设有下模侧压板8。在侧整刀块9工作前将整形区域尾部的板件压紧,在侧整过程中,板件是绷紧受控。有效解决了因为侧整部位自由成型而造成的整形区域起皱问题。
本用于冲压负角结构的多层斜楔式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模具闭合过程中,第一上模驱动块3推动第一滑车5向前平动,第一滑车5通过行程背板推动盖板6到位;上模侧压板11由安装在第二滑车10上的氮气弹簧驱动。由于盖板采取滑动方式,在模具打开时,盖板在氮气弹簧的作用下已经退回,制件取出时,不用考虑零件负角的避让,板件在工作部位与下模型完全贴合。解决了传统模具因盖板固定锁付在下模座上,盖板需要切掉很大一部分以避让制件取出时的零件负角部位,造成下模型面悬空,上模压料板压紧制件后,由于板件在工作部位不能与下模型完全贴合,而在零件上留下压印甚至塌陷的问题。
该模具各参数均经过精心优化,适用于整体侧围、翼子板等复杂零件的空间紧凑的负角部位,其有益效果如下:
1、结构合理,布置紧凑,工作稳定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7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