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锻模淬火后的表面强化处理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6575.4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3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利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06;B2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模 淬火 表面 强化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碳合金钢的热处理,尤其是关于热锻模模具用低碳合金钢的表面强化处理。
背景技术
常规热锻模采用H13、5CrNiMo、5CrMnMo材料制造,它们的热处理淬火后使用硬度在HRC=44—48。当模具硬度HRC>48时,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得到提高,但是抗冲击性能明显下降,模具的整体强度下降。所以在锻造生产中造成模具容易开裂,模具直接报废。当模具硬度HRC=43--45时,模具的整体强度、抗冲击性能明显上升,但是模具的硬度、耐磨性又下降,特别是在模具的型腔部分。所以在锻造生产中造成模具型腔尺寸、形状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锻件的质量。模具的一次性寿命就大幅度的降低,经过型腔二次、三次的翻新加工,模具的寿命不会有改变。模具制造的成本大幅度增加,锻件的质量不稳定。因为模具使用寿命问题是一个全世界锻造行业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难点,这个问题会引起许多后序的相关的问题。如:锻造中的模具成本的增加,锻造中的生产效率的下降,使锻造的加工费用居高不下,锻件的质量不稳定,等等。热锻造模具新材料的研发、新工艺的研究是锻造行业一直在探索、试验、追求的一个难点,而热锻模模具的热处理一直是人们探索的重大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热锻模模具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锻模淬火后的表面强化处理新工艺,是对热锻模模具采用820o预热,加热到1050o保温2小时后采用快速油进行淬火+二次回火,来提高锻件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热锻模淬火后的表面强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热锻模、2)预热、3)保温、4)淬火、5)二次回火;其特征在于:
1)、热锻模:取H13、5CrNiMo或5CrMnMo按照常规工艺进行热锻,形成热锻模锭后自然冷却;
2)、预热:将冷却后的锻模锭加热至820o—1050o;
3)保温:加热到1050o 后保温2小时;
4)、淬火:保温后采用快速油进行淬火;
5)二次回火: 按照常规方法回火。
本发明,热锻模模钢采用复合热处理工艺后,一套模具成本增加85元/付左右。模具的寿命比原来使用提升90—180%,减少了模具材料成本和模具加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一倍以上,锻件质量明显改观。
具体实施方式
热锻模淬火后的表面强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热锻模:取H13、5CrNiMo或5CrMnMo按照常规工艺进行热锻,形成热锻模锭后自然冷却;
2、预热:将冷却后的锻模锭加热至820o—1050o;
3、保温:加热到1050o 后保温2小时;
4、淬火:保温后采用快速油进行淬火;
5、二次回火:按照常规方法回火。
本发明锻造模具热处理工艺,从热处理方面入手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锻件的表面质量,生产中质量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就一种锻件的模具来讲,除去85元/付的增加成本部分,还能一次增创575元/付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利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利普机械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5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阻型存储器的感测放大器中的写驱动器
- 下一篇:一种干性不饱和聚酯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