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6456.9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辛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玉江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A61L9/01;A01N63/04;A01P7/04;C12R1/125;C12R1/07;C12R1/645;A61L10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和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恶臭,是一种发生源众多,污染面积广的感觉公害。它不仅使人感到不快和厌恶,而且臭气中的不少有害物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为此,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环境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日本1971年颁布了《恶臭防治法》,美国1971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德国1993年在《环境大气中有关臭气的指令》中规定了臭气的频度、臭气时间测定方法。我国对臭气污染的研究起步较晚,参考日本经验,于1994年1月15日和2003年7月1日起分别实施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21993)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2001)对臭气浓度,及8种臭气物质,即:氨、三甲胺、硫化物、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并对其测定方法也做出了具体规定。恶臭物质很多,目前大气中检出的物质可分8类,即:1、硫化物。2、脂肪胺。3、烃类。4、羰基化合物。5、醇类。6、酚类。7、低级脂肪酸。8、吲哚共147种气体。
现阶段,全球恶臭污染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洗气法、臭氧氧化法、直接燃烧法、吸附法、氧化处理法、空气氧化法、掩蔽法、空气稀释法、酸碱洗涤法、生物化学分解法。而目前市场上有的除臭剂主要有化学除臭剂和植物除臭剂。植物除臭剂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化学除臭剂除成本较高外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使用环保的微生物除臭剂成为了科研人员关注和研发的热点。但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所有生物除臭剂均存在着只能降解硫化物(如:硫化氢)和氨,对有机物(总烃)降解能力存在缺陷。
2、植物害虫主要指危害农作物及其产品的昆虫和螨类等。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数量大,除直接造成农作物及其产品的严重损失外,还是传播植物病害的媒介。
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现状:
园林病虫害的发生存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无树不虫、无树不病,园林病虫是园林生态系统中伴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敌生存、繁衍不可少的食料园林植物具有自我修饰、自我补偿能力。
环境中也具有病虫的许多自然控制作用,通常状态下绿化植物、病虫害和天敌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城市生态相对脆弱,自然调节力有限,城市园林对周围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城市园林的健康生长受多种因索影响,不合理地管护、天气的异常变动、城市空气的污染以及其它人为的干扰随时会打破已形成的平衡状态,诱发园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并发展为自然灾害。园林病虫暴发成灾是一种不难常见现象,是受到一些不良因素影响而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的结果。因此应客观地认识和看待园林病虫害的发生,遵循其客观规律,科学地去进行治理。我国园林病虫害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自80年以后才得到迅速发展,通过普查,初步摸清了我国园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掌握了大多数园林病虫的发生规律,也找到了许多有效地治理措施。
园林绿化植物种类繁多,其病虫害更是多种多样,据报道我国共有各种园林病害5600多种,园林害虫8265种,其中成灾病虫数百种。园林病虫害危害方式多样,例如害虫可咬食根及幼苗、蚕食叶片、蛀食枝干、嫩梢、叶片,吸食汁液和产卵危害等;病害可危害根、茎、叶、花或整个植株,产生黄化、斑点、腐烂、畸形等症状,并可形成黑点、霉层、粉状物等,从而造成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死亡,观赏价值降低,影响市容市貌和城市生态环境。园林病虫害区域性很强,不同省市、不同地区会因为环境条件、绿化植物组成、防治基础等不同而导致病虫害种类分布、危害程度、发生规律等存在较大差别,不能照办照抄,不同地区园林病虫的优势种群会有较大差异。总之,园林病虫害危害非常严重,害虫危害明显重于病害。
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倍受重视,公园、社区、景点等各种绿化蓬勃发展,城市森林覆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持续增长,大力建设生态家园已成各城市共同追求。随着绿化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绿化物种的引进以及绿化布局的多样性,原本种类繁多、发生分散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危害更加严重,种类不断增加,且呈现出了许多新的态势,病虫害发生此起彼伏,新问题层出不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玉江,未经辛玉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