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水分捕获体以及电子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406207.X | 申请日: | 2012-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9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隆之;高桥昌之;今野圭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9D4/00 | 分类号: | C09D4/00;C09D4/02;C09D171/00;C09D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固性 水分 捕获 体形 组合 以及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形成的水分捕获体、以及具备有该水分捕获体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因水分而发生障碍的电子设备例如电容器或有机EL元件等,为了排除水分需要在密闭的状态中使用。但是,仅通过在这样的密闭型电子设备中使用的密封剂,无法完全阻止水分的侵入。由此,在设备内如果没有去除缓慢侵入的水分的构造,则电子设备的功能经时间推移会逐渐降低。
例如,作为代表性的密闭型电子设备的有机EL元件存在如下问题:伴随着驱动期间的长期化,因侵入于有机EL元件内的水分而导致亮度和发光效率等发光特性逐渐降低。
作为保护这样的密闭型电子设备不受从外部侵入的水分的危害的手段,正在研究预先在设备内配置含有有机金属化合物的水分捕获体,将设备内部保持于低湿度环境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98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有机EL元件用水分吸收剂包含有紫外线固化剂以及由有机金属化合物形成的水分吸收物质,通过照射紫外线进行固化而形成水分捕获体。如此,通过紫外线照射使有机EL元件用水分吸收剂固化时,配置在有机EL元件内部的有机发光层会有劣化的可能,从而不能提高紫外线照射量。另一方面,即使在加热的作用下使有机EL元件用水分吸收剂固化时,如果变得需要过高温(例如超过100℃的温度),那么也与紫外线照射的情况同样,对有机发光层造成的不良影响令人担忧。
另外,在加热的作用下使有机EL元件用水分吸收剂固化的情况下,有时会从该水分吸收剂中所含的有机材料等产生脱气。该脱气扩散于设备内部时,存在有如下可能:吸收于构成设备的电荷传递层、有机发光层等有机材料中,或引起设备内存在的空隙的体积膨胀。于是,存在有在设备中产生针孔,进一步使设备发生变形而促进水分的侵入从而使设备的寿命变短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形成的水分捕获体、以及具备有该水分捕获体的电子设备,所述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可以不进行紫外线照射而仅通过基于低温加热的固化来形成水分捕获体,另外在固化时不产生脱气。另外,在本发明中“低温加热”是指在100℃以下的温度加热。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解决至少一部分上述课题而完成,可作为下述实施方式或者适用例来实现。
[适用例1]
本发明的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式含有具有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化合物(A)和固化性单体(B)。
-[Al(OR)-O]n- (1)
(式(1)中,R分别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芳基或者烷基羰基。n表示2~6的整数。)
[适用例2]
适用例1的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中,前述化合物(A)可以是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
(式(2)中,R分别表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芳基或者烷基羰基。)
[适用例3]
适用例1或者适用例2的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中,可进一步含有溶剂(C)和引发剂(D)。
[适用例4]
适用例3的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中,前述溶剂(C)可以是从由液体石蜡、角鲨烯、角鲨烷以及加氢聚烯烃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
[适用例5]
适用例3或者适用例4的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中,前述引发剂(D)可以是油溶性偶氮化合物。
[适用例6]
适用例3至适用例5中任一个例子的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中,前述溶剂(C)的含有比例可以是2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
[适用例7]
适用例3至适用例6中任一个例子的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中,前述引发剂(D)的含有比例相对于前述固化性单体(B)100质量份可以为0.5质量份以上5质量份以下。
[适用例8]
适用例1至适用例7中任一个例子的热固性水分捕获体形成用组合物中,前述化合物(A)的含有比例可以为2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
[适用例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62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