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统蓝印花布物理精细防染新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05827.1 申请日: 2012-10-23
公开(公告)号: CN102877327A 公开(公告)日: 2013-01-16
发明(设计)人: 周继明 申请(专利权)人: 桐乡蓝印花布厂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6P1/34 分类号: D06P1/34;D06P5/02;D06P5/12;D06P1/673;D06P1/44;B41M1/12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地址: 314511***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传统 印花布 物理 精细 新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蓝印花布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手工蓝印花布,使用传统的石灰、黄豆粉作为防染浆(即物理防染法),由于石灰粉末和黄豆粉在用水拌和后其颗粒迅速膨胀,而颗粒直径往往大于20目,所以传统印花一直都选择用型纸漏空雕刻,以点、线、块、面组成纹样图案,虽然也有粗犷之美,但不能正确表达纹样的完整性,以及细腻地表达题材的层次感,所以很多传统题材的完美性受到了原有印制条件的限制。

随着现代消费者审美需求的提高,人们希望传统印花工艺在技术上有一个创新和突破,因此如何能在保持传统印花工艺精髓的同时,可以运用现代印花工艺,而这种工艺又不是对环境有所损害的化学防染工艺,而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防染法,所以如何选择具有物理性的防染新材料,使传统物理防染印花技术有一个突破,这样能充分地多层次地表现题材丰富性,所以解决传统工艺物理精细防染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已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物理性相同,而经水膨胀后颗粒目径小于80目物理防染新材料的传统蓝印花布物理精细防染新工艺。

本发明的一种传统蓝印花布物理精细防染新工艺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传统蓝印花布物理精细防染新工艺,所述的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纹样设计:根据印花图案要求,可设计成线条连贯,图案精细、层次分明的纹样,与传统以点、线、块、面组成图案形成鲜明对照;

(2)纹样黑白稿制作:把设计的纹样加工成黑白稿反片以利制版感光;

(3)丝网花版制作:用木框印花版或方钢框印花版绑上锦纶丝网,涂上感光胶,在暗室中进行感光,然后把经感光后坚牢部分保存,不透光部分用清水冲洗掉;

(4)花版防染层加厚:为了使印花防染浆层有1.5mm以上厚度,因此必须对花版花型厚度进行加厚,通常采用涂生漆或醇酸清漆漆三遍干燥后形成漆膜,这样既加厚了花型,又对花版表面层进行了保护;

(5)物理精细防染浆制作:物理精细防染浆由以下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合成:活性漂土30%,太白粉1%,A邦浆14% 和水55%;

(6)印花刮防染层:把合成的物理精细防染浆用印花版覆盖织物表面,通过漏网刮印在棉织物上,形成物理防染层,待干后才能染色;

(7)多次染色:采用植物染料—蓝草靛青在PH值9的溶液中化成染液,然后浸染、氧化,根据色泽需要采用十二次以上染色,这样形成一定的颜色深度和色牢度;

(8)去除防染层清洗后整理成品:染色后晒干用刀刮去防染层,然后在添加千分之一双氧水的清水中,用工业洗衣机翻滚清洗20分钟,并进行三次换水清洗,然后晒干整理成品就得到了蓝印花布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传统蓝印花布物理精细防染新工艺的有益效果是:选择一种物理性相同的活性漂土作为防染层填充物,它加入占总体质量30%的活性漂土,14% 的A邦浆,1%的太白粉和55%的水搅拌膨胀后颗粒目径小于80目的防染材料,印花的线条可以小于1mm细,可以采用嫁接现代印花工具如丝网制版技术和工艺成熟地印制不同题材,不同层次的传统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传统蓝印花布物理精细防染新工艺,所述的蓝印花布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纹样设计:根据印花图案要求,可设计成线条连贯,图案精细、层次分明的纹样,与传统以点、线、块、面组成图案形成鲜明对照;

(2)纹样黑白稿制作:把设计的纹样加工成黑白稿反片以利制版感光;

(3)丝网花版制作:用木框印花版或方钢框印花版绑上锦纶丝网,涂上感光胶,在暗室中进行感光,然后把经感光后坚牢部分保存,不透光部分用清水冲洗掉;

(4)花版防染层加厚:为了使印花防染浆层有1.5mm以上厚度,因此必须对花版花型厚度进行加厚,通常采用涂生漆或醇酸清漆漆三遍干燥后形成漆膜,这样既加厚了花型,又对花版表面层进行了保护;

(5)物理精细防染浆制作:物理精细防染浆由以下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合成:活性漂土30%,太白粉1%,A邦浆14% 和水55%;

(6)印花刮防染层:把合成的物理精细防染浆用印花版覆盖织物表面,通过漏网刮印在棉织物上,形成物理防染层,待干后才能染色;

(7)多次染色:采用植物染料—蓝草靛青在PH值9的溶液中化成染液,然后浸染、氧化,采用十三次染色,这样形成一定的颜色深度和色牢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蓝印花布厂有限公司,未经桐乡蓝印花布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