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织物的折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405645.4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4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G3/02 | 分类号: | D06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07275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织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状织物的折边装置。
背景技术
管状织物(例如绶带)通常是一次性生产较长的一大段带子,然后分割成为一些相对小的段来使用。裁成小段时,裁口通常为毛边,易脱落、损坏,因此需要将毛边向管筒内折进去。
现有的折边工艺通过手工操作完成的,造成的不整齐和尺寸不准等问题较为严重,难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折边效果更好的管状织物的折边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状织物的折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抻宽单元和折边单元:
抻宽单元,用于将松弛状态的管状织物套设在其上、并能对管状织物涨紧固定;
折边单元,用于将固定在抻宽单元上的管状织物的边缘向内折入。
特别是,所述抻宽单元至少包括两个抻宽臂、固定所述抻宽臂的墙板、以及用于控制两个抻宽臂相靠近或相远离的抻宽控制组件。
特别是,所述抻宽臂为截面为半圆形的柱体,沿所述抻宽臂的弧面上设有半圆形薄壁管。
特别是,所述墙板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一个抻宽臂连接;另一个抻宽臂与活动板相连接,所述活动板连接至抻宽控制组件。
特别是,所述抻宽控制组件包括支撑在墙板间的丝杠和螺母、连接在所述丝杠端头的摇臂、以及连接在摇臂端头的手柄;所述螺母上的销子穿过固定板后与活动板相连接。
特别是,所述折边单元至少包括钩状的弯板、设置在所述弯板中部的支脚、用于固定所述支脚的支脚座、连接在弯板端头的拉杆、用于固定所述拉杆的拉杆座、用于支撑支脚座和拉杆座的轴、支撑轴的轴座、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拉杆座进退的折边控制组件。
特别是,共计有6个对称设置的弯板。
特别是,所述折边控制组件包括连接在拉杆座上的拉板和弹簧、控制拉板运动的手动杆、用于固定手动杆的手动杆座。
特别是,所述折边单元还包括止退组件,所述止退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轴座下方的轮座、安装在轮座下方的定向轮、与所述定向轮相适配的定向轨道、固定在所述轮座上的止退刀座、安装在所述止退刀座上的止退刀、以及控制止退刀位置的拉簧。
本发明管状织物的折边装置包括有抻宽单元和折边单元,可以将松弛状态的管状织物套在抻宽臂上,然后两个抻宽臂分开以达到对管状织物涨紧固定的效果;然后利用折边单元将固定在抻宽单元上的管状织物的边缘向内折入。实现了折边工艺的半机械化,令折边后的管状织物段的边缘更加整齐、尺寸更加统一。
本发明管状织物的折边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各种管状织物裁切后的边缘折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抻宽单元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为弯板折边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管状织物折边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弯板位于薄壁管和管状织物内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要达到把管状织物13的两个边折进去的目的需要把管状织物13在松弛状态下套在一个物体上,并且能涨紧固定,便于下一步机械手折边。优选的管状织物套住并涨紧固定的结构是两个抻宽臂,抻宽臂的优选形状是半圆柱体。抻宽臂的半圆弧面上粘接了半圆不锈钢薄壁管12,令机械手折边时能伸入到管壁中,从而完成折边工作。
工作中,两个抻宽臂优选的运动方式是平行开放和闭合。闭合时,装、取管状织物;开放时涨紧固定管状织物,即抻宽。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运动方式,一个抻宽臂与活动板9连接形成活动抻宽臂11,另一个抻宽臂与固定板8连接形成固定抻宽臂10。
固定板8、第一墙板2、第二墙板3、以及底板1连接组成箱体。两面墙板上对应地设有轴孔,轴孔内装配有丝杠6和螺母7。螺母7上的销子穿过固定板8后与活动板9相连接。丝杠6的轴头与摇臂5及手柄4相连接。
当顺(逆)时针摇动摇臂5时,丝杠6带动螺母7、活动板9和活动抻宽臂11做平行开放、闭合动作,完成对管状织物13抻宽的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未经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6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