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让压锚索球形转动调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5360.0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涛;高东川;王凯;高东忍;李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让压锚索 球形 转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巷道、隧道工程支护用的球形转动调心装置,特别适用于顶底板与两帮夹角处支护后期发生凸凹不平的围岩支护。
背景技术
针对破碎围岩巷道、受强烈动压影响且有冒顶风险的巷道,一味的追求大强度、大刚度支护材料来实现围岩支护是无济于事,也是不太现实的。目前,巷道支护采用的支护材料都注意到了地应力的转移和释放,特别是预应力锚索的使用,考虑了锚索的力学特性,具有承载能力高、可施加较高预应力、锚固深度大、让压效果显著的特点,且高预应力可以在破碎、复合顶板巷道、大地压和受回掘影响的复杂条件下实现支护,且面积较大的托盘设计就具有较好的让压特性和应力转移优点,到达了大吨位强力预期效果,将松软破碎的复合顶板原生承载拱重新固结成复合承载拱顶,改善了原有围岩顶板的力学性能,提高围岩顶板整体完整性。
目前使用的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仅从锚索索体从材料方面、力学特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现使用的索体一度达到了大吨位强力预期效果,但从现场施工支护中得出预应力锚索在围岩支护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围岩变形具有时间效应,支护初期围岩变形小,而后期锚索支护预应力大幅度减小,围岩大量变形,围岩变形无法控制;(2)由于施工现场围岩表面凸凹不平,锚索托盘不能与围岩表面平齐,致使锚索索体弯曲,承受较大偏载,造成了锚索张拉和锁定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托盘偏载受力大,严重影响锚索支护效果;(3)针对顶底板与两帮夹角处的锚索支护,预紧力较低,普通预应力锚索不能适应,不能满足不同锚索安装角度的使用要求;(4)地应力大的巷道围岩处,普通托盘力学性能差,托盘周边以翘起,托盘承载降低,甚至出现托盘拉穿现象;(5)托盘承载力较低,渐进让压不明显,压力大时缓冲效果差,托盘易损坏,与高强力锚索不匹配;(6)只适用于锚索与围岩表面垂直的支护,对顶底板与两帮夹角处的锚索支护以及巷道表面凸凹不平的围岩支护不适用;(7)对于围岩变形引起的锚索体与锚具锁紧点不在一条线上而引起的附加偏心载荷不能很好的解决,从而导致锚索预紧力施加困难或丧失,引起锚索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围岩支护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让压锚索球形转动调心装置。通过该让压锚索调心装置能够解决高应力施压下的不同安装角度的锚索支护,将围岩集中力转移到锚固区周围,可以保证高预应力对围岩变形的控制,降低应力集中程度,从而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让压锚索球形转动调心装置,包括半球形托盘、锚具环、锚具夹片和球心滚子;上述半球形托盘包括近似于空心式半球状的托盘主体,托盘主体的周边设置有用于与巷道壁面接触的环状平底面,托盘主体的壁厚从边缘向中央逐渐增大,在托盘主体的正中央设置有球形凹槽,球心滚子置于球形凹槽内,并能在球形凹槽内转动,球心滚子设置有柱形轴心孔;上述锚具环位于托盘主体正中央的外侧,锚具环与托盘主体相接触、且锚具环的内端口部与托盘主体的外壁面相适配以使锚具环能够滑移,锚具夹片与锚具环的外端口处进行配合用于将穿经球心滚子轴心孔和锚具环内环口的锚索固定在锚具环上。
上述锚具环呈喇叭口状。
上述球心滚子涂覆有润滑油层且在球形凹槽内仅自由转动不承受外力。
上述托盘主体的外壁面为光滑面。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在外形设计上,其与传统锚索托盘不同,呈空心式半球状的托盘主体厚度由边缘到中央逐渐增加,在托盘变形的同时,强度也随之逐渐增加,即承载力逐渐加大,既吸收了部分围岩应力又能“抵抗”围岩的变形,让压效果明显,避免了托盘被高预应力拉穿现象的发生。
2、托盘主体的周边设置有用于与巷道壁接触的环状平底面,能将锚索作用于围岩表面的集中力转移到围岩周边均匀分布,减小应力集中程度,让压效果较明显,实现了应力的扩散和转移。
3、能够实现索体任意角度的安装支护;球心滚子与球形凹槽匹配铰接,球心滚子可在球形凹槽内随意转动,实现了索体角度可调支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53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检具的连接方法及该检具、该方法的制作辅助装置
- 下一篇:缝纫线上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