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氮掺杂钛酸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4958.8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代忠红;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7/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掺杂 钛酸锶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可见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钛酸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锶(SrTiO3)是一种优良的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由于它的宽禁带,SrTiO3只对能量高于3.2eV的紫外光响应,而紫外光只占到达地球的太阳光谱中的一小部分(不足10%),这使它在环境和能源领域的实际应用受到局限。掺杂非金属元素(如N)可以在价带上方引入掺杂能级,使SrTiO3的带隙变窄,进而能够利用光谱中能量比3.2eV小的一部分可见光。另一方面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剂(如SrTiO3、TiO2)虽然是优良的光催化剂,但它们的光催化效率还不够高,提高它们的光催化效率也是光催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某些表面结构缺陷(如氧空位、台阶等)被认为可以增强钛酸锶表面的水等小分子的解离吸附,进而增强光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效氮掺杂钛酸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高效氮掺杂钛酸锶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基于氮元素和表面结构缺陷的共掺杂实现的,前者扩展氧化物催化剂可利用光谱的范围,后者充当额外的解离吸附位。即本发明使用低能氮离子轰击钛酸锶晶片表面同时辅以高温加热,获得有效替位氮掺杂的同时也引入一些有利的表面结构缺陷。具体步骤如下:
1、 将钛酸锶晶片(SrTiO3(100))用丙酮清洗,吹干,然后将钛酸锶晶片固定在不锈钢样品架上,其背面和样品架接触良好,以便于导电导热;
2、钛酸锶晶片样品放好后,将真空室抽真空,待真空室真空度优于2×10-6 Pa时,通入高纯(99.999%)氮气,使气压维持在1.5--2×10-2 Pa ;
3、使用背置热电子束,将钛酸锶晶片样品加热到900-1050 K;
4、同时,开启Kaufmann离子枪,轰击钛酸锶晶片样品,氮离子轰击参数是:离子动能为1.5KeV,离子剂量为1-6×1018,束流密度为1000 μA/cm2,轰击时间为3-18 min;
5、关闭离子枪,停止加热,取样。
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制备高效氮掺杂钛酸锶光催化剂,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有在环境和能源领域上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样品制备装置图。
图2是光催化的装置图。
图3是可见和紫外光催化的一个实验结果。曲线I表示没有加载任何样品的情况,曲线II表示加载纯的未处理的SrTiO3的情况,曲线III表示加载氮离子轰击的SrTiO3的情况。
图4是氮离子轰击前后SrTiO3的紫外可见吸收谱。
图5是氮离子轰击后SrTiO3的N 1s电子能谱。
图6是氮离子轰击后(左)以及纯的(右)SrTiO3与水的接触角:(a)侧视图,(b)俯视图。
图7是氮离子轰击后SrTiO3的X-TEM图:(a)为低倍放大图,(b)为高倍放大图。1-4分别表示体晶格区、应力区、离子调制区和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具体描述本发明。
1、 钛酸锶晶片(SrTiO3(100))丙酮清洗15分钟,吹干,固定在不锈钢样品架上。
2、进样后待真空室真空度优于2×10-6 Pa时,通入高纯(99.999%)氮气,使气压维持在1.5×10-2 Pa。
3、使用背置热电子束使样品加热到1000 K。
4、开启五厘米Kaufmann离子枪,轰击15 min,束流密度为1000 μA/cm2。
5、关闭离子枪,停止加热。取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49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