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钌络合物及制备甲醇和二醇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403332.5 申请日: 2012-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3772142B 公开(公告)日: 2018-04-27
发明(设计)人: 丁奎岭;韩召斌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31/04 分类号: C07C31/04;C07C31/20;C07C29/149;C07C33/26;C07C43/13;C07C41/18;C07C43/178;C07C39/04;C07C37/00;C07B57/00;C07F19/00;B01J31/24
代理公司: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代理人: 崔佳佳,马莉华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新型 络合物 制备 甲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利用钌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制备甲醇和二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醇是最简单、最安全、最易储运的液态含氧碳氢化合物燃料,也是一种可替代石油的重要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多种产品,如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丙烯(MTP)、甲醇制芳烃(MTA)等。作为重要的能量载体,甲醇是应对后油气时代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的日益减少所产生的能源问题的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Olah,G.A.,Geoppert,A.&Surya Prakash,G.K.Beyond Oil and Gas:The Methanol Economy,Wiley-VCH,2006.]。近年来甲醇的生产规模增长迅速(2010年仅中国甲醇生产3800万吨),但这些生产工艺都以煤、天然气或石油等为原料,面临化石燃料资源日渐枯竭且不易再生的问题。

另一方面,二醇类化合物也是有重大用途的燃料和工业原料,如1,2-乙二醇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剂,在聚酯纤维、薄膜、树脂以及发动机冷却剂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传统工艺通过环氧乙烷水解生产1,2-乙二醇,但产生多种副产物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针对这个问题,英国壳牌石油公司开发了一种称为OMEGA的新工艺,即首先通过环氧乙烷与二氧化碳作用形成环状乙烯碳酸酯,后者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得到1,2-乙二醇并放出二氧化碳[http://en.wikipedia.org/wiki/OMEGA_process#cite_note-0.]。虽然通过OMEGA工艺可以99%的选择性获得1,2-乙二醇,但此工艺的一个不足之处是二氧化碳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反应结束后又重新放出回到环境中。

二氧化碳既是影响环境的温室气体,又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廉价、安全以及可再生的碳资源[Carbon Dioxide as Chemical Feedstock,(Ed.:M.Aresta),Wiley-VCH,Weinheim,2010)]。通过二氧化碳催化加氢生产甲醇,是实现甲醇经济的一条重要路径。该反应虽然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但由于其中碳氧双键的高度惰性,二氧化碳直接还原通常十分困难,是目前工业上和学术界 的重大挑战。目前对这一反应报道了少量的非均相催化剂体系,但普遍存在的缺陷是反应不仅需要在较苛刻的高温高压(250℃,50atm)条件下进行,而且效率和选择性也都不高[W.Wang,S.P.Wang,X.B.Ma,J.L.Gong,Chem.Soc.Rev.2011,40,3703-3727]。另一方面,目前使用均相催化体系以氢气为氢源直接将二氧化碳氢化成为甲醇仅有两例报道,但这两种方法的催化效率都较低(催化剂最高转化数≤221)[C.A.Huff,M.S.Sanford,J.Am.Chem.Soc.2011,133,18122-18125],[S.Wesselbaum,T.vom Stein,J.Klankermayer,W.Leitner,Angew.Chem.,Int.Ed.2012,51,7499-7502]。总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二氧化碳催化氢化成为甲醇实用的催化工艺。另一方面,2011年Milstein等人报道了以钌的络合物为均相催化剂氢化碳酸二甲酯合成甲醇的方法[E.Balaraman,C.Gunanathan,J.Zhang,L.J.W.Shimon,D.Milstein,Nature Chem.2011,3,609-614]。现有技术中碳酸二甲酯是通过环状的碳酸乙烯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的(Aresta,M.(ed.)Carbon Dioxide as Chemical Feedstock(Wiley-VCH,2010)。然而,碳酸二甲酯的市场价格明显高于甲醇,因此这一催化体系显然还不具备实用性和经济价值。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以金属络合物为催化剂时,所用的配体结构对所得络合物的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换言之,配体结构发生微小变化也会造成得到的金属络合物没有催化活性。

综上所述,本领域急需能在温和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应具备高转化效率,还应具备优秀的经济性。此外,现有技术中聚碳酸酯材料的降解依靠水解,降解产物为二醇及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又重新排放到环境中,因此本领域还急需能在温和条件下将聚碳酸酯氢化还原降解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温和条件下利用环状碳酸酯制备甲醇和二醇的方法,以及将聚碳酸酯氢化还原降解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3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