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高温合金物料的镍和钴浸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2385.5 | 申请日: | 201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2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范兴祥;董海刚;行卫东;吴跃东;赵家春;李博捷;童伟锋;吴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2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高温 合金 物料 浸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冶金领域,涉及一种镍钴浸出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从废旧高温合金物料中浸出镍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废旧高温合金中浸出镍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氯盐溶液电化学溶解处理、热酸浸溶、鼓风酸浸、电化学溶解、加压酸浸或氯浸、硫酸和硝酸混酸化学溶解等。
侯晓川在《湿法冶金》2009年第28卷第3期公开了从废高温镍钴合金中浸出镍和钴的实验研究,采用氯气浸出镍、钴、铁,其中添加剂Fe2+提高了浸出速率提高了氯气利用率,加快了反应进程,镍、钴的平均进出率分别达到99.30%和97.67%,浸出渣中,镍、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和0.44%。
谭世雄在《化工冶金》2000年第21卷第3期报道了采用热酸浸溶的方法浸出高温合金中的镍钴,其中Ni含有13.04%,Co含有40.1%,用5mol/L盐酸沸腾浸出后,浸出液中Ni含有9.6g/L,Co含有19.11g/L,浸出效果非常好。
蔡传算在《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报道了对钴高温合金的综合利用,其采用鼓风酸浸的方法浸出高温合金中的镍、钴。试验条件温度70℃,液固比10mL/g,鼓风量0.9m3/h,鼓风压力300kPa,搅拌速度90r/min,Co的一次浸出率为91.4%,Ni的一次进出率为81%,该方法减少了酸的用量,减少了后续试验的物料的用量,有利于减少渣的量及钴和镍的损失,经济合理,环境友好。
柳松在《无机盐工业》1997年第2期中阐述了采用电化学溶解的方法浸出镍基高温合金中的镍钴(Ni含有70%,Co含有5%),以合金为阳极,铜片为阴极,采用YJ63直流稳压电源进行电化学溶解,电解液采用盐酸体系,浓度为4mol/L,电流密度1000A/m2,溶解液组成Ni 60g/L,Co4.3g/L,并且与硝酸和氯气混酸的化学溶解做对比,药品消耗少,污染少,没有废气产生,工艺成本低。
李长生等人申请了一种从高温合金废料中回收铁钴镍金属产品的专利(申请号:201110384265.2):先将高温合金置于硫酸铜溶液中溶解,温度控制在70-85℃,pH控制在0.5-1,用电动搅拌棒搅拌,加速合金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氨水调节溶液为弱碱性,然后加入草酸,得到草酸盐沉淀,在经过高温热解即可得到金属,此过程中铜为中间产物,可以循环利用,可以节约成本。
目前从废旧高温合金物料中浸出镍钴的方法多种多样,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原料适应性强、镍钴浸出率高,对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废旧高温合金中浸出镍钴的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废旧合金物料进行机械活化后进行浸出。其特征步骤如下:
①原料采用中频炉熔化;
②熔化后采用雾化喷粉;
③合金粉末采用机械活化;
④活化后的合金粉末采用稀酸选择性浸出镍钴,
具体步骤特征是:①将废旧高温合金原料放入中频炉进行熔化;②将废旧合金熔体置于水雾化设备进行喷粉,制成合金粉末;③进行机械活化,将合金物料放入球磨机进行球磨;④选择性浸出合金物料中的镍钴,过滤,洗涤,获得富含镍钴的溶液。
步骤①所述的废旧高温合金物料为航空航天发动机热端关键材料,含有镍、铬、钴、钼、铝、铁、钽、铌、钨、铼、钌和锆等金属元素,其中镍含有50~70%左右,钴含有10~18%左右。
步骤②所述的喷粉为采用水雾化设备进行喷粉。
步骤③所述的机械活化为常规球磨。
步骤④所述的废旧高温合金物料选择性浸出镍钴采用的酸为硫酸、盐酸、硝酸中一种或者多种,用量为合金重量比的10~30倍。
本发明使用的物料为高品位含有镍钴的废旧高温合金,Ni含量为50~70%,钴含量为5~10%。
本发明浸出使用的酸为盐酸、硫酸、硝酸等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用量为合金重量比的10~30倍。本发明通过熔炼-喷粉-机械活化-稀酸选择性浸出镍钴,获得的技术指标:
(1)滤渣中Ni含量<7%,Co含量<1%(质量百分数);
(2)Ni的浸出率大于98%,Co的浸出率大于98%;
(3)滤液中Ni含量>10g/L,Co含量>1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3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梅山猪FUT1基因及其克隆和原核表达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