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窄粒度分布的ρ型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2007.7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谭小耀;刘旭;陈宗蓬;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上海偲达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9/04 | 分类号: | C01B3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度 分布 分子筛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筛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ρ型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ρ型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八元环孔道的微孔沸石分子筛材料,其构架由截头立方-八面体或α-笼的体心立方排列组成,这些截头八面体或α-笼由双八元环连接,孔口尺寸为0.36nm×0.36nm,具有特别的挠曲性,对阳离子、温度和水合程度特别敏感。ρ型分子筛对甲胺和二甲胺具有良好的选择催化性能(D.R. Corbin, S. Schwarz, G.C. Sonnichsen, Catalysis Today 37 (1997) 71-102; L.H. Callanan, C.T. O’Connor, E. van Steen,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35–36 (2000) 163–172; H.-Y. Jeon, C.-H. Shin, H.J Jung, S. B. Hong, Applied Catalysis, A: General,305:70-78,2006),此外改性后的ρ型分子筛也可用作选择性吸附剂,在空气分离(中国专利 1191883C)以及CO2吸附分离领域也有重要应用(S. Araki, Y. Kiyohara, S. Tanaka, Y. Miyake,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2), doi: http://dx.doi.org/10.1016/j.jcis.2012.06.061)。
迄今ρ型分子筛主要都是通过常规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如最早的美国专利US 3,904,738公开了以Na+、Cs+为结构导向剂合成出ρ型沸石分子筛,但得到分子筛晶相不纯,会含有少量的菱沸石和铯榴石;之后T Chatelain等以18-冠醚-6(18-C-6)作为有机模板剂合成了纯相的ρ型沸石分子筛(Microporous Materials,1995,4:231-238),该方法所合成的ρ分子筛粒径通常在3~10 μm(Journal of Polymer Materials 3,1996:151-155)。 吉林大学肖丰收等报道了一种利用聚铵盐-6作为模板剂的Na-ρ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CN 1792793A;S. Liu, P. Zhang, X. Meng, D. Liang, N. Xiao, F.-S. Xiao, Microporous and Mesoporous Materials 132 (2010) 352–356),该方法无需铯离子做结构导向剂即可合成ρ型分子筛,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晶化时间需要8~60天,生产周期长,且制备的ρ型分子筛粒径约8 μm。
我们知道,分子筛的性能除了取决于分子筛本身的孔结构外,还受合成分子筛形貌的影响(P. Sharma, W.-J. Chung, Synthesis of MEL type zeolite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morphology for the recovery of 1-butanol from aqueous solution, Desalination 275 (2011) 172–180)。如分子筛颗粒的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因而有更高的表面活性(吸附和催化性能);在催化反应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择形性。因此,纳米分子筛的合成是分子筛领域内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分子筛原粉的粒子均匀性会严重影响分子筛成型后的分子筛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分子筛粒度小且粒径分布窄的ρ型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ρ型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微波预反应过程生成尽可能多的纳米分子筛晶种,缩短晶化时间以减小分子筛的粒径,并通过加入空间限制剂控制分子筛晶粒生长和形貌。具体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上海偲达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工业大学;上海偲达弗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2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智能充电桩的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吊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