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取代四氢吡啶连吲哚-单克隆抗体CD14结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401794.3 | 申请日: | 201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8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传文;肖笛;李静;薛思佳;李兴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K31/437;A61K31/4375;A61K47/48;A61P3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张美娟 |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吡啶 吲哚 单克隆抗体 cd14 结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N-取代四氢吡啶连吲哚-单克隆抗体CD14结合物(简写为CD14-TPI),以及这种结合物的制备方法和作为治疗白血病药物的先导化合物的应用。属于化学生物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白血病是当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它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严重的危害。据中国发布的流行病学统计,我国各地区白血病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目前至少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约4万名。近年来,由于室内装修造成的污染,导致血液病患者人数急剧增加。白血病是一类造血细胞恶性疾患,好发于青少年,其发病率排在青少年肿瘤的第一位,所以对人类的危害更为明显和突出。
目前,除了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外,对于其它类型的白血病均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仍然采用化疗的方法来治疗这种恶性疾患。化疗仅能通过大量杀伤高度增殖的白血病细胞而使患者得到短期缓解,但无法根治这种恶性疾患。且由于目前所用的化疗药物多缺乏特异性,所以毒副作用很大。更棘手的是,大多数复发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常常对现有的化疗药物产生耐药。
现在临床上常用的白血病化疗药物根据药物的来源和化学结构,分为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癌抗生素、植物类、激素类和杂类等。然而,这些药物的共同的缺点是选择性不强,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几乎相同的杀伤作用。所以,毒性较大,对骨髓、消化道细胞和生殖细胞也有很强的杀伤作用。
据公开号为CN102276581A的专利报道,N-取代四氢吡啶连吲哚化合物(代号为TPI)(Ⅰ)具有高效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活性,但其选择性不 高,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类化合物在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药物用于治疗肿瘤的研究已获得重要进展,研究表明,单抗药物对肿瘤相关靶点显示特异性结合,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有显著的疗效。因为单抗有高度特异性,所以单抗药物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研制单抗药物有巨大的潜力。
据文献报道,编码为CD14的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CD14)对人白血病K562等细胞系具有高度特异性,将其与具有高效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活性的N-取代四氢吡啶连吲哚化合物(Ⅰ)结合,制成TPI与单抗CD14结合的单抗药物先导化合物(简称为CD14-TPI)(Ⅱ),使CD14-TPI能靶向于特定的肿瘤细胞,大大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毒性。为此,单抗药物先导化合物CD14-TPI(Ⅱ)有望成为极具临床应用潜力的抗癌新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类N-取代四氢吡啶连吲哚-单克隆抗体CD14结合物(简称为CD14-TPI),CD14-TPI是一类可作为治疗白血病的单抗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提供这种N-取代四氢吡啶连吲哚-单克隆抗体CD14结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将CD14-TPI用于制备治疗白血病的药物。该结合物具有高效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的生物活性,IC50值均明显低于常规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CD14-TPI体内急性毒性低,对小鼠正常骨髓细胞的毒性较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效抑制人白血病K562细胞系增殖活性,对小鼠正常骨髓细胞的毒性较低的抗白血病药物的先导化合物N-取代四氢吡啶连吲哚-单克隆抗体CD14结合物(CD14-TPI)的结构式如式(Ⅱ)所示:
在式(Ⅱ)中:
R1为:氟、氯、溴、氰基、硝基、羧基、酯基、羰基、磺酸基、烃基、烃氧基中的一种;
R2为:苯基、4-取代苯基、2-取代苯基、3-取代苯基、2,4-二取代苯基、3,5-二取代苯基、2,3-二取代苯基;苄基、4-取代苄基、2-取代苄基、3-取代苄基、2,4-二取代苄基、3,5-二取代苄基、2,3-二取代苄基;2-吡啶基、3-取代-2-吡啶基、4-取代-2-吡啶基,3,4-二取代-2-吡啶基;3-吡啶基、2-取代-3-吡啶基、4-取代-3-吡啶基,2,4-二取代-2-吡啶基;2-四氢呋喃基、2-取代四氢呋喃基2-呋喃基、2-取代呋喃基等六元或五元取代杂环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17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