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金属材料交流电阻率测试用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1589.7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国;李克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金属材料 交流 电阻率 测试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抗渗透性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金属材料交流电阻率测试用夹具。
背景技术
非金属材料的抗渗透性决定了外界物质向材料内部迁移的难易程度,当外界物质如酸溶液、碱溶液和含有水中可溶物质的气体向非金属材料内部迁移后,会在材料内部由于溶解、析晶、化学反应和提供电解质等物理和化学原因,引起材料内部产生结晶应力、组分损失、膨胀开裂和化学腐蚀等现象,从而导致材料性能劣化、耐久性和服役寿命降低。
在清华大学韩建国和李克非的“基于高频交流电的混凝土抗渗透性测量系统”专利(申请号:201010559855.x)中,提出一种用来安放被测试样的夹具,该夹具由环氧树脂制备的绝缘板和紫铜制备的电极来组成,混凝土抗渗透性测量系统的基本测试原理是将高频交流的电压信号,通过夹具上的接线端子,传输至夹具中的上下两块电极板上,然后通过该两块电极板,将高频交流的电压信号传输至两块电极板之间所夹持的试样上,从而构成一个回路,并通过回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计算出所测试试样的电阻率,最后基于该电阻率来判断试样的抗渗透性。虽然该专利申请声明了夹具中的绝缘板制备所用材料和电极制备所用材料,但该夹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存在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的对中程度无法保证,以及上绝缘板上无配重,导致测试过程中对被测试样的压实程度不足,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非金属材料交流电阻率测试用夹具。
所述的夹具结构如下:
上绝缘板12、上电极板22和上接线端子32组成上夹板;在所述的上夹板中:上电极板22嵌入上绝缘板12中,上绝缘板12将上电极板22的上端面密封,但上电极板22的大部分下端面暴露;上接线端子32和上电极板22固定连接并保持良好的接触,且上接线端子32的一端暴露在上绝缘板12的外侧;
下绝缘板11、下电极板21和下接线端子31组成下夹板;在所述的下夹板中:下电极板21嵌入下绝缘板11中,下绝缘板11将下电极板21的下端面密封,但下电极板21的大部分上端面暴露;下接线端子31和下电极板21固定连接并保持良好的接触,且下接线端子31的一端暴露在下绝缘板11的外侧;
配重块6位于所述的上绝缘板12的上部正中位置处,并和上绝缘板12固定连接在一起;提手7位于所述的配重块6的上部,且和配重块6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所述的下绝缘板11的四个角的位置处各开有一个孔,每个孔内均垂直固定安装有一根立柱4;在所述的上绝缘板12的四个角的位置处各开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直线轴承;四根立柱分别穿过四个位于通孔中的直线轴承将上夹板和下夹板连接在一起;在每根立柱4的顶端各有一个限位块5,用于限制上夹板向上移动的行程;所述的四根立柱和上电极板22、下电极板21之间均保持绝缘。
所述的上绝缘板12和下绝缘板11大小、形状相同,均可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板作为制造材料,因为环氧玻璃纤维板具有优良的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同时具有耐热、耐潮和耐腐蚀性能;
所述的上电极板22和下电极板21完全相同,均可采用紫铜作为制造材料,因为紫铜具有优异导电性能;
所述的立柱4可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板作为制造材料,要求立柱4的表面要光滑,表面粗糙度参数Ra不大于2.0微米;
所述的限位块5、配重块6和提手7均可采用不锈钢作为制造材料,推荐使用化学牌号为06Cr19Ni10的不锈钢,市面上通常称作304不锈钢;配重块6的质量要求为2千克,可接受的偏差为±1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了立柱,保证了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对中程度;在上夹板上设置配重块,其压实效应保证了被测试试样与电极板之间的良好接触,以及测试时对被测试样压实程度的一致性;在配重块上设置提手,提高了安装试样的便利性;在四根立柱和上夹板之间设置直线轴承,保证了上夹板可沿立柱顺畅运动,方便了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夹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譬如要测试一块混凝土试样的交流电阻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1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