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形防伪玻璃微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0452.X | 申请日: | 201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9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方红杰;王宏;程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12/00 | 分类号: | C03C12/00;C03B19/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张费微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形 防伪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微珠,尤其涉及一种隐形防伪玻璃微珠。
背景技术
玻璃微珠是近几年来国内外发展很快的一种新型工业材料,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及交通航运等方面。例如,在化工生产领域,玻璃微珠可用作塑料、橡胶、油漆及各种粘接胶的添加剂、增强剂等;在机械加工领域、玻璃微珠可以用于金属物的清理与抛光,作为喷丸或研磨材料,它具有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时间长,可加速清理,及保持原物加工精度和光洁度等优点;在交通安全领域,高折射率ND>1.90以上的玻璃微珠是高级反光膜和高亮度反光布的关键原材料,利用玻璃微珠的逆反光射原理,可以使车灯的光源平行的反射回去,使司机看清前进的方向,提高夜间行车的安全性。
目前市面上的玻璃微珠都不具备防伪功能,但是在玻璃微珠的一些应用领域,需要产品具有防伪功能,以防不法分子弄虚作假,坑害百姓,例如:车牌级反光膜、反光防伪商标等。目前反光膜的防伪技术主要分为印刷防伪和激光防伪两大类。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20037484.9,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10月12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反光防伪标贴的专利,所采用的在部分玻璃微珠底部涂覆防伪标识层,以达到兼具反光和防伪功能,属于印刷防伪类型。而中国专利号为200520103099.4,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9月27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反光防伪标贴的专利公开了动态水印反光防伪标识,所采用的利用激光使反射层金属材料改性,以实现防伪功能,属于激光防伪类型。上述两种类型的防伪技术,均需要在原先反光膜生产工序外,增加额外的工序,以实现防伪功能,增加了反光膜的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及反光膜的生产、应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等缺陷,提供了一种隐形防伪玻璃微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隐形防伪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重量比的组合物制备:
SiO2 10~90,
折射率调节剂 15~80,
助熔剂 5~15,
消泡剂 1~7,
含稀土离子的化合物 1~10。
本发明组分中SiO2用以保证玻璃体的形成;折射率调节剂用以调节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以满足不同应用所需;助熔剂用于降低沙料的熔点;消泡剂用于消除玻璃熔溶体的气泡,提高玻璃微珠的透明度;含稀土离子的化合物用于赋予玻璃微珠在自然光照射条件下无色透明、在紫外、红外或紫光照射条件下呈绿色或红色的性能,即隐形防伪功能。与现有的玻璃微珠相比,本发明使得生产出来的玻璃微珠具有防伪功能,减少了由玻璃微珠加工而成的反光产品需要具有防伪功能时的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和应用成本,本发明可以利用在紫外光或紫光照射下反光产品显示绿色或红色的方式进行防伪检测,亦可以利用在红外光激发下,反光产品呈绿色或红色的方式进行防伪检测,防伪检测手段多样,易于识别。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隐形防伪玻璃微珠,包括下述重量比的组合物制备:
SiO2 10~20,
折射率调节剂 50~80,
助熔剂 5~15,
消泡剂 1~7,
含稀土离子的化合物 1~10。
通过以上配比制备出来的玻璃微珠,不仅具备高折射率,同时又具备防伪功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含稀土离子的化合物中的稀土离子为Tb3+或Eu3+。使得玻璃微珠不仅仍然能够呈无色透明,且防伪功能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0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剪切弹簧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全防漏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