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Y2O3:Eu红色荧光粉的混合助熔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0235.0 | 申请日: | 201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育华;高辉;王彦照;张尚虎;于化琴;李树胜;方中心;徐玉君;马彩红;董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0 | 分类号: | C09K11/00;C09K11/7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sub eu 红色 荧光粉 混合 熔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助熔剂使用的无机盐混合物,特别是用于制备Y2O3:Eu红色荧光粉的新型混合助熔剂。本发明的助熔剂中包括有H3BO3、Li2CO3和(NH4)2HPO4。
背景技术
Y2O3:Eu是一种重要的红色发光材料,发光效率高且有较高的色纯度和光衰特性,已被广泛用于节能荧光灯中,同时也是制备复印灯和紫外真空激发的气体放电彩色显示板的荧光材料。
Y2O3:Eu红色荧光粉的质量不仅与纯度有关,还与颗粒形态、粒度、粒径分布密切相关。目前生产上对灯用红色荧光粉的要求是在保证高亮度的基础上,减小荧光粉的粒径以便于均匀涂屏和降低成本。此外,由于紫外和真空紫外激发的显示设备大多采用点状荧光屏结构对荧光粉点的直径要求小,因此在应用中也期望得到粒径较小、亮度较高的红色荧光粉材料。国内外生产中多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液相合成法,产物粒径较大,在涂屏(管)前需球磨粉碎以减小其粒径,而这个过程会大大降低样品的亮度。
在Y2O3:Eu红色荧光粉制备过程中,助熔剂是一种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的溶媒作用,它可使激活剂更易进入基质晶格而形成发光中心及陷阱中心,促进基质形成微小晶体,同时可以降低基质形成晶体的温度。因此,助熔剂的种类对荧光粉颗粒度、形貌和发光亮度有直接的影响,参见“助熔剂对微波合成Y2O3:Eu3+红色荧光粉的影响”余荣曼,刘宇晖,欧阳宇平,王延琦,翁国庆,黄美松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1.(2) 42-45” 。
据报道,在应用于红粉的助熔剂中,Li2CO3是一种重要的助熔剂,由于Li2CO3中掺入的Li+离子取代了C2位置的Y3+,降低体系的对称性,削弱选择定则,使得电偶极跃迁的禁戒部分消除,加强Eu3+的4f电子组态内跃迁吸收强度,因而可以提高发射红粉的强度,增强发光亮度。其他研究结果表明,以H3BO3或(NH4)2HPO4做助熔剂,也可以有效降低混合物熔点、提高红粉亮度。曾有专利公开过以Na2CO3, NaF和B2O3构成的复合助熔剂,或者以Na2CO3, K2HPO4和B2O3构成的复合助熔剂(专利号:5055226)。结果表明以Na2CO3, NaF和H3BO3构成的复合助熔剂等对于红粉发光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现有的助熔剂,特别是现阶段的商用红粉亮度较高,但制备出的材料粒径较大,不利于实际应用中均匀涂屏,故有待进一步改进或发现新的复合助熔剂来使其性能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Y2O3:Eu红色荧光粉的复合助熔剂。
本发明应用于Y2O3:Eu红色荧光粉的混合助熔剂由H3BO3、Li2CO3和(NH4)2HPO4组成,其中H3BO3的添加量为共沉淀钇铕氧化物的0.2 wt%~0.3 wt%;Li2CO3的添加量为共沉淀钇铕氧化物的0.2 wt %~0.3 wt%;(NH4)2HPO4的添加量为共沉淀钇铕氧化物的0.2 wt %~0.3 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0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