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瑶族长鼓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400219.1 | 申请日: | 201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0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孟义;邓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华瑶族自治县城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3/02 | 分类号: | G10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5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瑶族 长鼓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瑶族长鼓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长鼓是瑶族的传统乐器,在重大节日和庆典活动中,瑶族人民常表演长鼓舞来表现。瑶族长鼓,因鼓身细长而得名。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及其湘、桂、粤毗邻之广大瑶族地区。长鼓的形状和尺寸由于不同的地域而不同。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多以燕脂木制作,鼓身呈一长筒形,长83厘米左右,系用一整块木料车旋而成,中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面空,蒙以羊皮或山兔皮。通体彩绘着云头、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由于传统的制作工艺以手工为主,不适合工业化生产,影响了瑶族长鼓的传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瑶族长鼓的制作方法,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适合工厂化生产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瑶族长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选择。选用五年以上树龄的水梧桐树树干,剥皮后在通风的室内用重物压好固定阴干2-4个月;
2、粗加工,根据设计的长鼓长度,将阴干后的原材料树干锯断;
3、鼓身制作,按照设计要求用旋车机将经过粗加工的原木内腔车空;
4、鼓腰制作,将原木的用车床将原木车成中间细两头粗的双倒锥形的形状;
5、鼓面蒙皮,以羊皮为材料,根据鼓面的尺寸,分别采用鼓针固定或竹圈箍定的方法将鼓皮固定在鼓面上;
5、外表彩绘,在鼓身及鼓腰上彩绘上瑶族民间喜爱的图案;
6、鼓面装饰,在鼓面的固定处安置丝穗。
本发明的方法既保留了瑶族长鼓传统的制作技巧,有采用了现代的制作技术,能提高瑶族长鼓的制作速度,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城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华瑶族自治县城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4002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除垢剂
- 下一篇:一种新型Mn-4%Al-La-Sc合金腐蚀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