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加冷风通量的复合冷却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99930.X | 申请日: | 201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普尔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 地址: | 21409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冷风 通量 复合 冷却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增加冷风通量的复合冷却器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水散热器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城市建设、机场、道路、桥梁、电力等混凝土建筑工程,例如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挖掘机、臂架泵、搅拌车、拖泵等,这些设备发动机的冷却尤为重要,若不能有效散热降温,将会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其散热器一般包括油散热器和发动机水散热器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中冷器的作用在于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需要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目前同类散热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因散热器的风向是吸风的,所以冷风要先经过中冷器然后再经过水散热单元,中冷器的通风量小,散热面积太大则会导致冷风出口的温度过高,使水散的环境温度也提高,水散热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使用也发现原来的中冷器结构偏大的问题。因此,针对以上方面,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通风量较大程度的提升、水散热环境温度得到改善、有利于提高工效的增加冷风通量的复合冷却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诸多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加冷风通量的复合冷却器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水散热单元,位于此水散热单元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进水口、出水口,同时,所述水散热单元前侧安装一个带有双层外翅片的中冷器并且此中冷器厚度设置为70mm。
所述进水口、出水口管路均与水散热单元管路相连通,位于外壳体上表面设置有带环形网孔的防尘罩。
本发明所述的增加冷风通量的复合冷却器装置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增设一个带有双层外翅片的中冷器并且将其厚度设置为70mm,可实现通风量较大程度的提升,其中的外翅片的密度由原来的2.5mm增加至4.5mm;经过水散热单元与中冷器配合,冷风经过中冷器出来的热风要比传统装置至少降低了10℃,因而,水散环境温度得到改善,效率也相应增加。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具有进油口旁通管道的水油冷却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增加冷风通量的复合冷却器装置侧视图。
图中:
1、进水口;2、出水口;3、水散热单元;4、中冷器;5、外壳体;6、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增加冷风通量的复合冷却器装置,包括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内部设置有水散热单元3,位于此水散热单元3上、下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进水口1、出水口2,该进水口1、出水口2管路均与水散热单元3管路相连通;同时,所述水散热单元3前侧安装一个带有双层外翅片的中冷器4并且此中冷器4厚度设置为70mm,位于外壳体5上表面设置有带环形网孔的防尘罩6。
以上实施例是本发明较优选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普尔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普尔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9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霉菌制备发酵肉腐乳的方法
- 下一篇:小模块组装式海洋平台钻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