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MOSFET电学仿真的PSP应力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8631.4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石艳玲;孙立杰;李曦;周卉;任铮;胡少坚;陈寿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mosfet 电学 仿真 psp 应力 模型 | ||
1.一种应用于MOSFET电学仿真的PSP应力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标准的PSP模型基础上,引入了产生应力的版图参量作为实体参数;增加了版图参数和影响系数,所述版图参数为表示各版图参量有效值的拟合参数,所述影响系数为表示各版图参量对PSP模型基本参数中与尺寸无关的平带电压Vfb0和零电场下迁移率μ0影响程度的拟合参数;以及提供根据所述版图参量确定晶体管饱和阈值电压Vtsat和饱和漏极电流Idsat的变化特性的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MOSFET电学仿真的PSP应力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版图参量为设计的版图尺寸,包括:相邻栅极间距dps,相邻接触孔与栅极间间距dpcs和浅沟槽长度dsts。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MOSFET电学仿真的PSP应力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系数包括:表征几何尺寸参量的MOSFET的沟道长度L和MOSFET的沟道长度W分别对所述Vfb0影响程度的参数:dvwl_a1、dvwl_a2、dvwl_a3、dvwl_a4、dvwl_a5、dvwl_a6、dvwl_a7、dvwl_a8、dvwl_a9;表征几何尺寸参量的L和W分别对所述μ0影响程度的参数:muwl_a1、muwl_a2、muwl_a3、muwl_a4、muwl_a5、muwl_a6、muwl_a7、muwl_a8、muwl_a9;表征版图参量的dps、dpcs、dsts分别对所述Vtb0影响程度的参数:dvdps_a、dvdps_b、dvdps_c、dvdps_d、dvdpcs_a、dvdpcs_b、dvdpcs_c、dvdpcs_d、dvdpcs_a、dvdpcs_b、dvdpcs_c、dvdpcs_d;表征版图参量的dps、dpcs、dsts分别对所述μ0影响程度的参数:mudps_a、mudps_b、mudps_c、mudps_d、mudpcs_a、mudpcs_b、mudpcs_c、mudpcs_d、mudsts_a、mudsts_b、mudsts_c、mudsts_d。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MOSFET电学仿真的PSP应力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Vtsat和Idsat变化特性的方法中还包括由所述实体参数、所述版图参数和所述影响系数的对数、幂函数等运算而产生的第一中间变量mu_dps、mu_dpcs、mu_dsts、dv_dps、dv_dpcs、dv_dsts,所述第一中间变量mu_dps、mu_dpcs、mu_dsts、dv_dps、dv_dpcs、dv_dsts由以下公式决定:
mu_dps=mudps_a·[log(dps)]mudps_b+mudps_c·log(dps)+mudps_d
mu_dpcs=mudpcs_a·[log(dpcs)]mudpcs_b+mudps_c·log(dpcs)+mudpcs_d
mu_dsts=mudsts_a·[log(dsts)]mudsrs_b+mudsts_c·log(dsts)+mudsts_d
dv_dps=dvdps_a·[log(dps)]dvdps_b+dvdps_c·log(dps)+dvdps_d
dv_dpcs=dvdpcs_a·[log(dpcs)]dvdpcs_b+dvdps_c·log(dpcs)+dvdpcs_d
dv_dsts=dvdsts_a·[log(dsts)]dvdss_b+dvdsts_c·log(dsts)+dvdsts_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863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继装置
- 下一篇:电动流体冷却系统的集电极-散热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