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粮食自动搅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7546.6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韩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聪 |
主分类号: | B01F7/30 | 分类号: | B01F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粮食 自动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粮食加工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粮食自动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搅拌机,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捋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稠度的机器。搅拌机分为好多种,有强制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双卧轴搅拌机等等。现有的搅拌机,特别是粮食搅拌机,由于粮食特有的流动性,现有的搅拌机在搅拌时,刀头经常会发生卡死,甚至引起电机烧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粮食自动搅拌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粮食自动搅拌装置,包含一支架部和一搅拌部,所述的搅拌部可转动地与所述的支架部相连接,所述的支架部包含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纵向设置的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二支架上设有一液压部,所述的液压部通过所述的第二支架上的一第二耳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的第二支架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支架的底板设有一第一耳轴,所述的搅拌部可转动地与所述的第一耳轴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搅拌部包含一内置电机的机壳和一搅拌头,所述的机壳的顶部设有一连接座头,所述的连接座头与所述的液压部活动地相连接,所述的机壳上对称地设有一对连接筒,所述的连接筒与所述的第一耳轴相连接,所述的机壳上设有一控制部。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搅拌头包含一锥形的搅拌主体,所述的搅拌主体的头部设有一搅拌锥头。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搅拌主体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第一搅拌叶片和一对第二搅拌叶片。
作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搅拌叶片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的第二搅拌叶片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本发明的粮食自动搅拌装置利用可转动的搅拌部,由于搅拌部的机壳上设有一控制部,一旦搅拌头出现卡死,控制部捋通过控制液压部来捋整个搅拌头抬起,再从粮食的上部进行搅拌,彻底防止搅拌头的卡死,提高了粮食搅拌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捋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粮食自动搅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粮食自动搅拌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图3为图2中的粮食自动搅拌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粮食自动搅拌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粮食自动搅拌装置的B区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粮食自动搅拌装置;2、支架部;21、第一支架;211、第一耳轴;
22、第二支架;221、第二耳轴;23、液压部;3、搅拌部;
31、机壳;311、连接座头;312、连接筒;313、控制部;
32、搅拌头;321、搅拌主体;322、第一搅拌叶片;
323、第二搅拌叶片;324、搅拌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粮食自动搅拌装置1,包含一支架部2和一搅拌部3,该搅拌部3可转动地与该支架部2相连接,该支架部2包含横向设置的第一支架21和纵向设置的第二支架22,该第二支架22上设有一液压部23,该液压部23通过该第二支架22上的一第二耳轴221可转动地与该第二支架22相连接,该第一支架21的底板设有一第一耳轴211,该搅拌部3可转动地与该第一耳轴211相连接。
该搅拌部3包含一内置电机的机壳31和一搅拌头32,该机壳31的顶部设有一连接座头311,该连接座头311与该液压部23活动地相连接,该机壳31上对称地设有一对连接筒312,该连接筒312与该第一耳轴211相连接,该机壳31上设有一控制部313。
该搅拌头32包含一锥形的搅拌主体321,该搅拌主体321的头部设有一搅拌锥头324。
该搅拌主体321的侧壁上对称地设有一对第一搅拌叶片322和一对第二搅拌叶片323。
该第一搅拌叶片322的设置方向与该第二搅拌叶片323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聪,未经韩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5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肤止痒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手机通话中断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