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聚合装置及其在聚合物转移及单体回收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7532.4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波;张晓萌;胡慧杰;毕福勇;魏文骏;陈操;于佩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2/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卢绮琴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聚合 装置 及其 聚合物 转移 单体 回收 中的 应用 | ||
1.一种烯烃聚合装置,包括:
第一反应器,
第一分离器,其用于收集第一反应器的排料并同时进行气固分离,所述排料包括第一反应器中的反应混合气及聚合物,并且排料与降压气固分离在第一分离器内完成;
转移器,与第一分离器相连,用于与第一反应器隔断,将聚合物由第一分离器向第二反应器转移;收集来自第一分离器的聚合物,并利用第二反应器内的混合气将聚合物转移至第二反应器;
第二反应器,其一端与转移器的一端相连,用于接收转移器输送的聚合物,并且另一端与转移器的另一端相连,用于将第二反应器内的气体输送至转移器;
第二分离器,其与第二反应器相连,用于收集第二反应器的排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压缩机,分别与第一分离器、转移器和第二分离器相连,用于将聚合物转移过程中所释放的混合气体进行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精馏塔,其与压缩机相连,用于将压缩机压缩后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单体聚合反应器,其与第一反应器相连,用于烯烃的本体聚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聚合反应器,其与单体聚合反应器相连,用于催化剂和烯烃单体的预聚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预络合反应器,其与预聚合反应器相连,用于催化剂组分的预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为气相反应器或液相反应器,所述液相反应器优选环管反应器或搅拌釜反应器;所述气相反应器优选气相流化床反应器或立式搅拌床反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上游分别设置有循环换热器,用于对进入第一反应器和第二反应器之前的物料进行换热。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在聚合物转移及单体回收中的应用,包含如下步骤:
a)打开第一反应器的出料阀,将第一反应器的反应产物连续出料至分离器,在压差作用下,聚合物连同夹带的气相组分,排至第一分离器;第一分离器内的压力维持在0.02~0.10MPa,优选为0.05MPa,第一反应器来的物料在第一分离器内实现气固分离;聚合物由第一分离器底部出料阀排出,分离出的气相组分经分离器上部的过滤器滤除固体颗粒后排出;
b)第一分离器底部开关阀打开,固体聚合物进入转移器内,关闭第一分离器底部开关阀,打开转移器的充气阀,向转移器内充入来自第二反应器的混合气体,待转移器内压力与第二反应器压力平衡后,打开通往第二反应器的出口阀,将聚合物转移至第二反应器,关闭转移室充气阀,打开转移室顶部的排气阀,将转移室内压力降至0.02~0.10MPa,优选为0.05MPa,而后关闭排气阀,以备接收来自第一分离室的聚合物,完成一个出料循环;
c)第二反应器中物料完成反应后,进入第二分离器进行分离得到最终产物;
d)第一分离器、第二分离器和转移器的气体排放至回收压缩机,再经后续的精馏塔分离或返回第一反应器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的第一反应器中的反应产物以连续出料的方式进入分离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分离器中的聚合物通过脉动连续进行的方式进入转移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的精馏塔分离出的气体用于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5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箱隔板压装机
- 下一篇:利用滤泥、木薯渣和酒精废醪液生产秸秆腐熟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