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醇解制备羟基化亚麻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7139.5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垒;任志勇;付阳;王秀丽;马恒印;王华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1C3/00 | 分类号: | C11C3/00;C08G18/67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羟基 亚麻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醇解制备羟基化亚麻油的方法,属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亚麻油取自亚麻的种子,干亚麻籽含油45%左右。亚麻油含有亚麻酸、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脂肪酸,其中主要是亚麻酸,含量达50%。亚麻酸中含三个双键,是一种高度不饱和的脂肪酸,容易与氧气反应,这使得亚麻油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迅速干燥,故是一种很好的干性油。亚麻油的甘油三酸酯主要成分中都含有两个亚麻酸链,另一条脂肪酸链有所不同,含量在50%左右。
亚麻油的主要分子结构
亚麻油是天然干性油,干燥后的涂膜不软化,很难被溶剂溶解,将聚氨酯和亚麻油结合,可使材料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等有显著提高。
植物油多元醇的合成原理是通过对植物油所含官能团(如双键、酯基、环氧基等)进行化学改性,引入羟基,使植物油转化为多元醇。
Petrovic Z教授等Petrovic Z,Guo A,Javni I.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vegetable oil-based polyols and electroinsulating casting compounds created from vegetable oil-based polyols[P].US,6573354.2003-06-03;Petrovic Z,Javni I,Guo A,et al.Method of making natural oil-based polyols and polyurethanes therefrom[P].US,6686435.2004-02-03;Guo A,Cho Y,Petrovi A Z.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halogenated and nonhalogenated soy-based polyols[J].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A: Polymer Chemistry,2000.38(21):3900~3910;Guo A,Demydov D,Zhang W,et al.Polyols and polyurethanes from hydroformylation of soybean oi[J].Journal of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2002,10(1-2):49~52;Petrovi Z S,Zhang W,Javni I.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s prepared triglyceride polyols by ozonolysis[J].Biomacromolecules,2005,6(2):713~719
对大豆油多元醇的合成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并成功地开发了几种新的合成方法。此法制备的多元醇官能度高,易于形成交联结构,不易合成线性聚氨酯,多用于聚氨酯泡沫。然而此法无法全部保留植物油的双键,这对于利用干性植物油的快干性造成不利影响。
由双键引入羟基的另一种方法是臭氧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直接将植物油双键切断而产生伯羟基。此法制备的多元醇官能度只有2.5 ~ 2.8,然而反应活性较强,生成的聚氨酯仍然保持了较高的交联度和较好的机械性能,主要用作橡胶替代产品[卢彬,罗钟瑜,修玉英.植物油多元醇的研究进展[J].聚氨酯工,2007,22(6):10~13.]。
植物油可以通过与多羟基化合物直接进行醇解或氨解得到不同羟值、官能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植物油多元醇。此法制备的多元醇可较好地保留原有双键,有望使植物油聚氨酯兼具植物油和聚氨酯的综合优异性能[姜垒,马恒印,付阳等.桐油氨解产物的合成和结构表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11)(增刊):43~44]。
王向朋在[水性氨酯油的制备及表征,河北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6]利用亚麻油和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用氢氧化锂为催化剂,在220℃醇解改性亚麻油,表征了改性产物的结构,并讨论了改性产物和亲水扩链剂添加量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其不足之处在于反应温度高,亚麻油使用前要进行苛刻的双漂处理,处理时间长,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使用催化剂效率不高等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