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7074.4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仁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2 | 分类号: | H01R13/422;H01R13/424;H01R13/21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可取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壳体、绝缘体及接触件是电连接器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其中接触件一般是通过绝缘体装配在壳体中的。在一些电连接器中,要求接触件能够随时取卸更换,而目前的具有可取卸更换接触件功能的电连接器一般有两个绝缘体,两个绝缘体沿接触件的插接方向一前一后的设置并夹紧接触件上设置的相应结构,该结构一般为弹指,当需要拆卸接触件时,可通过使两绝缘体分离来实现。由于绝缘体、弹指等部件中的每一个均需要专用的工装来制造,并且为了满足接触件的尺寸要求,接触件上设置的弹指的强度是有限的,在电连接器被拖拽时,由于弹指断裂而引起的对接触件固定失效的问题常常发生,因此上述固定方式存在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成本高、失效率高的问题,而且对接触件的取卸还需要专用工具,在一些有低成本要求的场合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以减少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零件数量、降低其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以前端为插接端,包括绝缘的壳体及装配在壳体中的接触件,壳体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前部插装有绝缘的挤压块,安装通道中还与壳体一体的设有弹指,接触件上具有向外围凸出的台肩,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供对应接触件的台肩卡入的定位槽,挤压块通过其前部涨紧弹指并阻止弹指回弹,所述弹指抵在与之对应的接触件的台肩的后侧面上,挤压块的后部将接触件挤紧在壳体的内壁面上。
所述弹指及接触件各有上下两排,每排弹指及接触件均沿左右方向排布。
所述挤压块的前部的上侧面为从前向后逐渐攀升的斜面,挤压块的前部的下侧面为从后向前逐渐攀升的斜面。
壳体于其安装通道处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挤压块的外表面上设有卡在所述卡槽中的卡块,挤压块通过其卡块与对应的卡槽的配合固定在壳体中。
所述弹指通过设于其对应侧的凸台抵在对应接触件的台肩上。
所述安装通道的后部装配有封线体。
由于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在其壳体安装通道的前部插装有绝缘的挤压块,安装通道中还与壳体一体的设有弹指,接触件上具有向外围凸出的台肩,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供对应接触件的台肩卡入的定位槽,挤压块通过其前部涨紧弹指并阻止弹指回弹,所述弹指被挤压块涨开后抵在与之对应的接触件的台肩的后侧面上,挤压块的后部将接触件挤紧在壳体的内壁面上;由此可见,当需要拆卸接触件时,仅需将插装在安装通道前部的挤压块拔出,然后通过对应的工具(如螺丝刀等常规工具)挑动对应的弹指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另外,所述弹指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仅需一个模具便可一次成形,而用于固定接触件的部件仅有挤压块与壳体,这相对于现有的同类产品来说减少了用于固定接触件的部件的数量,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去掉封线体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2中的挤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7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