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字拼合检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95354.1 | 申请日: | 201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金连文;陈心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11/60 | 分类号: | G06T11/60;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邱奕才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字 拼合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图像数据处理及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文字拼合检测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常见的拼字主要有汉字拼字和英文拼字,其中常见的汉字拼字实际上是汉字拼字玩具,这些拼字玩具大多是将汉字的首字、偏旁等印在积木块上,将积木块组合在一起拼出汉字。英文拼字则主要是把组成英文单词的字母进行拆散,学习者把打散的英文字母按照正确的顺序拼成一个有意义的英文单词。
对于汉字拼字玩具,首先是使用和学习很不方便,学习者玩的时候必须携带所有汉字的首字、偏旁等积木块。其次是缺少智能判断,拼字玩具不能对学习者的拼字结果给出判断。而英文拼字的方法适用性比较狭隘,由于英文单词都是有26个英文字母组成,因此把英文字母打散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其他字符(比如汉字)。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种拼字方法把拆分的英文单词看成了一个字符串来拆分,而没有从计算机图像方面进行拆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文字拼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将文字随机打乱后,在用户进行拼合时进行吻合度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具有计算量小、占用存储空间少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文字拼合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数据库中读取文字,拆分文字为多个部件;
2)将文字的部件打乱,并保存各个部件的位置信息;
3)移动拼合部件信息,计算移动后各部件当前所在位置与步骤2)中保存位置的方差;
4)根据mark=-0.0001*var*var+100计算当前的分数Mark,检测文字拼合的吻合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将文字拆分是为多个部件是根据部件数据库的拆分方法拆分或平均拆分为N等分。
更进一步的,所述N为3、4或5。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计算移动后各部件当前所在位置与步骤4)中保存位置的方差var根据以下方式计算:
将汉字部件画在同样大小的矩形区域中,并以该方格左上角的点的坐标来代替该部件的位置,在拼字过程计算各个部件左上角的点的方差。
更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区域为400*400。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在移动拼合部件信息时,采用柱状图显示当前拼合字的吻合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的当前分数值Mark的大于阈值X时,则文字拼合成功,显示拼合后的文字。
更进一步的,所述阈值X为90%~97%。
更进一步的,所述阈值X为95%,即当当前分数值Mark的大于阈值95%时,则文字拼合成功,显示拼合后的文字。
与现有的文字拼合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适用性强:本法将每个汉字的不同部件画在相同大小、不同位置的矩形区域中,其判断是否拼字成功的方法与字符无关,只跟每个部件的位置关系有关,因此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不同字体的所有汉字的情况,而不仅仅局限于个别字体,同时,对于其他国家语言的字符,这种方法也是可以适用,这也增强了整个系统的扩展性。
(2)存储量少:部件信息只存储了每个文字的各个部件的结束笔画的序号,大大减少了整个数据库的大小。
(3)计算量小:检测拼字是否成功的方法中,并没有涉及到很复杂的数学运算,只需要计算各个部件的方差和利用二次拟合函数计算Mark值,计算量很小,系统的反应速度非常快。
(4)部件拆分灵活可变:系统中汉字的部件数据和常用信息是分开的,部件数据只是记录了每个汉字各个部件的结束笔画序号,并没有记录该部件的其他的信息。因此,在系统中可以方便灵活地修改汉字部件的数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主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5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