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面板电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94972.4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7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辛;吴纪良;林钦雯;辛哲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面板 电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面板的电路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基板上的显示器当中,通常会利用数字逻辑电路串接方式,来实现逻辑功能;然而,显示面板于制造过程中,常因为制程变异、操作疏失或其它不可预期的因素,造成金属层断线产生信号开路,如果无法对断线的金属层进行修补,将导致晶体管开关或储存电容无法正常操作,连带也会使得串接的逻辑电路无法发挥正常的运算功能,造成显示器画面异常,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影像品质,也会使制程合格率下降,成本提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修补技术,使显示器能正常运作,有效降低制程所发生的故障比例,并有效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显示器面板电路结构,当面板电路的线路发生异常时,能够有效地修补异常线路,使显示器能正常显示,提高合格率并降低成本。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器面板电路结构含有一基板、一第一金属层、一第二金属层以及一第三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位于基板之上,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上并电连接第一金属层,其中第二金属层具有一衬垫区域以及一连接衬垫区域的走线区域,第二金属层位于衬垫区域的线宽大于第二金属层位于走线区域的线宽。第三金属层位于第二金属层上,其中第三金属层与位于走线区域的第二金属层不重叠。
以上实施例的显示器面板电路结构,当线路发生异常时,能够以替代线路取代缺陷线路,维持线路的正常运作,使显示器能正常显示,提高合格率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显示器面板数字逻辑电路的电路图;
图2A以及图2B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显示器面板电路结构的俯视图;
图3A、图3B,以及图3C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显示器面板电路结构的俯视图;
图3D、图3E,以及图3F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显示器面板电路结构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1:第一金属层 203:第二金属层
205:第三金属层 207:衬垫区域
209:熔接点 211:基板
213:走线区域 301:基板
303:第一金属层 305:第一阻绝层
307:第二金属层 309:第二阻绝层
311:第三金属层 313:接触窗
315:熔接点 317:衬垫区域
319:走线区域 321:转弯区域
T1~T9: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显示器面板电路结构,是欲先埋入一层替代金属层,当线路发生异常时,尤其是面板上的栅极电路发生异常时,能够以替代金属层取代发生异常的线路,因而能够维持线路的正常运作,使显示器能正常显示,提高合格率并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1,其是绘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显示器面板数字逻辑电路的电路图。数字逻辑电路主要由七颗晶体管T1至T9所组成,其中晶体管T1接收输入信号Input,晶体管T5接收偏压信号Vbias,晶体管T3接收时脉信号CK,晶体管T7&T8接收重置信号Reset,晶体管T2、T4、T6与T9功能为下拉电压Pull down。数字逻辑电路是电性串接在一起,以实现一特定的逻辑运算功能,也就是利用一阶传一阶的方式来达成驱动面板的任务。在此数字逻辑电路当中,当任何一个点位发生断线开路(Open)的情形,将导致后续的逻辑门发生信号错乱,或是使面板无法正常驱动。举例来说,倘若端点X处发生断线,重置信号Reset将无法使输出端正确地产生相应的状态,整个数字逻辑电路就无法正确地重置。为了避免上述情形,就需要预先埋设一替代线路,以在点X处发生断线,以替代线路取代断线处,维持数字逻辑电路的正常运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