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与神经迁移功能相关的大鼠源miRNA、相应的miRNA前体和反义寡核苷酸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94221.2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彬;顾晓松;丁斐;杨宇民;姚登兵;汤欣;王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48/00;A61P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6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迁移 功能 相关 大鼠 mirna 相应 反义 寡核苷酸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专业领域,涉及与神经迁移功能相关的大鼠源miRNA、miRNA前体和其反义寡核苷酸序列,以及在制备治疗神经再生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背景
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临床病症,而周围神经损伤后能够再生。miRNA(microRNA,微RNA)是一类具有19~25nt的RNA分子,由其前体分子在酶的作用下加工生成,其前体序列一般为70~120nt,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由于miRNA在各种生物体中具有保守性,因此普遍认为miRNA的功能是参与生命的一些基本过程;在动物机体, miRNA通过转录后调控许多基因和蛋白的表达, 在发育、分化、增殖、细胞的存活与癌变以及神经系统等发挥重要作用。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miRNA无论在正常生理过程还是在疾病过程中都是重要的调节因子。许多miRNA呈现组织特异性表达,因此在调控组织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基因的功能中发挥重大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iRNA与神经再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miRNA在轴突生长及突触功能和可塑性等方面具有调控作用。
虽然已经在各种生物发现了相当数量的miRNA,但仍不断有许多新的miRNA被挖掘,特别是那些在特定组织或特定阶段表达的miRNA。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过程中, 许多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发生改变,而单个miRNA能够调控成千上百个靶基因的表达,因此作为转录后调控的miRNA的发现和功能鉴定对基于miRNA的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由于各种意外造成的神经损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而神经损伤后,再生能力差,致残率高,因此本发明针对神经损伤和治疗的生物分子的发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以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的L4-6背根神经节和近端神经为材料进行miRNA的Solexa测序。测序结果经过SOAP软件与大鼠基因组序列比对,MIREAP软件分析miRNA前体的发夹结构,滤掉自由能大于-20 kcal/mol的候选miRNA,基于miRBase17.0过滤掉已报道的miRNA,MiPred软件进一步过滤掉功能上非保守的虚拟的miRNA前体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并进一步通过RT-PCR验证。然后对这些新的miRNA进行功能筛选,结果发现了与迁移有关的miRNA。本发明所提供的miRNA克隆自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的L4-6背根神经节和近端神经,成熟miRNA序列长度约为22nt,其前体序列具有miRNA前体典型的二级结构,符合miRNA的结构特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神经迁移功能相关的大鼠源miRNA、miRNA前体和其反义寡核苷酸序列,以及该发明所涉及的miRNA、miRNA前体和其反义寡核苷酸在制备神经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提供的与神经迁移功能相关的大鼠源miRNA序列如下:
miRNA-sx7 5’-UGUCUGGGAGCAGCCAAGGACA-3’ 染色体定位 16p16。
据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与神经迁移功能相关的大鼠源miRNA的前体RNA序列如下:
5’- CGGUUUGUACUGUCUGGGAGCAGCCAAGGACAAGUUACCUCUUGUCUU
CUGUCCUUGGCCUUCCUAGGUGUCCAAGCUCACGCAGGCUGGGAGCCA -3’。
据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与神经迁移功能相关的大鼠源miRNA的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如下:
miRNA-sx7反义寡核苷酸 5’- TGTCCTTGGCTGCTCCCAGACA -3’。
本发明提供的miRNA及其前体序列、反义寡核苷酸序列也可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为增强其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组织靶向性等药学特征,可对其进行硫代修饰或甲氧基修饰,也可采取两种方法结合修饰。
本发明提供的miRNA及其前体序列、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可用于制备治疗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药物。可以以其单独或混合形式为有效组分配制成非肠道给药制剂,依据给药模式、受害者的体征以适量剂量给药,也可采用基因治疗的方法,以治疗或病毒为表达载体,使其在周围神经损伤部位高效表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miRNA及其前体和反义寡核苷酸序列。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miRNA RT-PCR电泳结果。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miRNA转染施万细胞后对施万细胞迁移的影响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42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