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废气排放的电触媒蜂巢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93957.8 申请日: 2012-10-17
公开(公告)号: CN103768901A 公开(公告)日: 2014-05-07
发明(设计)人: 黄大仁 申请(专利权)人: 黄大仁
主分类号: B01D53/32 分类号: B01D53/32
代理公司: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代理人: 梁挥;祁建国
地址: 中国台湾新*** 国省代码: 中国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控制 废气 排放 触媒 蜂巢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触媒蜂巢,尤指一种控制废气排放并有效分解氮氧化物及氧化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粒状物的电触媒蜂巢。

背景技术

清新与洁净的空气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件之一,呼吸干净无污染的空气能确保人类稳定健康地生存。科技的卓越提升,虽带动经济的迅速发展,然而,来自于交通工具及各式林立工厂的废气排放,却也导致空气遭受污染,而对人类生活的空气品质影响甚巨。其中,重工厂和机动车辆为众多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

以机动车辆为例,虽然机动车辆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但由于车辆数量不断增加,车辆排放废气所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仍然与日俱增。一般来说,机动车辆引擎的运转为将不同形式燃料经由汽缸内燃而释放出热能,并产生传输动力;惟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常包含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s,HCs)、粒状物(particulate matter,PM)等有害污染物,这些物质不仅会形成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更会破坏臭氧、加剧温室效应的恶化及引致酸雨等,进而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其中,一氧化碳来自引擎的不完全燃烧,其与血红素结合成一氧化碳血红素(COHb)的能力为血红素与氧结合成氧合血红素(HbO2)的300倍,故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过高时,将影响血红素输送氧气的功能;氮氧化物则来自氮气与氧气的化合,主要以一氧化氮(NO)或二氧化氮(NO2)的形式排出,而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反应形成有毒的光化学烟雾,具有特殊气味、刺激眼睛、伤害植物,并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且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硝酸及亚硝酸,其为酸雨的成分;碳氢化合物在低浓度时即会刺激呼吸系统,若浓度提高,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运作机能产生影响;而粒状物亦会危害人体的健康,甚至于引起癌症的发生。

因此,不管我国或是欧盟、日本、美国等先进国家,均已订定益趋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如美规BIN5以及欧规EURO 6),针对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粒状物等废气的排放订定标准,藉以控制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鼓励业者制造、研发、引进使用最新污染防制技术的产品。

如美国发明专利公告第5401372号的“Electrochemical catalytic reduction cell for the reduction of NOx in an O2-containing exhaust emission”揭露一种单独去除氮氧化物的装置,为利用电化学触媒还原反应,配合五氧化二钒(vanadium pentaoxide,V2O5)触媒催化辅助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然而,上述的该装置须额外加上电源供应,致使该装置中的一电化学电池运作,如此不仅耗费能源且无法达成同时去除废气中多种有害气体的目标。

故于美国发明专利申请第13362247号的“Electrocatalytic Tube of Electrochemical-Catalytic Converter for Exhaust Emissions Control”,其揭露一种控制废气排放的电触媒管,该电触媒管可堆叠成一蜂巢状结构,形成一先进的蜂巢式电化学触媒转换器,而可用以净化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粒状物,其中该氮氧化物被分解成氮气与氧气,该一氧化碳、该碳氢化合物及该粒状物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该电触媒管在不需耗费额外能源及还原性气体之下,即可净化多种污染物。

然而,上述该蜂巢式电化学触媒转换器,其一半的通道必需密封以形成该电触媒管,如此,与现有车辆的蜂巢式触媒转换器相比,不仅减少反应区域,亦增加制造成本,因此,其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蜂巢式电化学触媒转换器,具有较小的反应区域及较高的制造成本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大仁,未经黄大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93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